记者 张燕丽
从原先每个月花费近3000元到如今只需不足1500元,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夏老伯得到的照护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更加专业了。“多亏了长护险!”夏老伯的女儿夏女士说。
夏女士所说的长护险即长期护理保险,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自今年1月1日起,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本区启动长护险试点工作。随着本区不断推进长护险工作,越来越多的居民从中获益。
护理费用能报销
夏女士介绍,平时老人的生活起居都由她负责。由于自己还在上班,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推荐下,经过评估等相关程序,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4点半,夏老伯“日托”在家附近市民驿站内的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白天的看护问题解决了,可是晚上怎么办?我一个人根本照顾不了他。”夏女士想找一位专业的晚间看护人员,但一来市场上相关执业的人员比较少,二来收费都颇高,一个月少说也要3000元左右。
正在夏女士发愁时,长护险帮她解了燃眉之急。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长护险有两种服务形式,分别是社区居家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社区居家照护指护理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为居家的参保人员上门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相关医疗护理服务,其中包含42个服务项目,产生的服务费用由长护险支付90%;养老机构照护指养老机构为住养的参保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相关医疗护理服务,所产生的服务费用由长护险支付85%。
申请享受长护险待遇,首先需要符合几个条件:包括年满60周岁及以上;参加本市城镇医疗保险的人员或参加本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其次,需经过指定评估机构对申请者失能程度、疾病状况、照护情况等进行评估,确定其评估等级,根据不同级别进行照护服务。
夏老伯的评估等级定为照护4级,他选择了由福寿康(上海)家庭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夜间照护服务,从晚8点至早8点,费用每月自付1230元。另外,评估等级为照护4级的参保人员,还能享受每周上门服务5小时的居家照护服务,可以用来作为日托和夜间照护空档期的补充,一个月自付130元。这样,夏老伯每月自付仅1360元,就能享受专业护理人员的服务了。“真的极大地减轻了我们家的经济负担,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长护险享受到的服务都非常专业。”夏女士说。
护士上门来服务
提及长护险所提供的专业服务,李阿婆和她的家人或许比夏女士的感触还要深。李阿婆是一名肿瘤患者,因治疗需要携带着PICC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至少每周需要维护一次,且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具备一定知识与技能的执业专科护士实施。以老人的身体状况,每周去一次医院维护存在一定的困难,家属一直为找不到上门维护的护士而发愁。
长护险社区居家照护规定了42项具体服务项目,主要分为基本生活照料和常用临床护理,前者包括与护理对象身体护理密切相关的项目,如洗发、头面部清洁梳理,以及类似夏老伯选择的晚间陪护等;后者则包括根据医嘱由执业护士完成的项目,如鼻饲、肌肉注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等。
通过参加长护险,李阿婆选择了由赤峰医院提供的上门服务。李阿婆的儿子说:“老实讲,一开始我们是半信半疑地接受这一服务的,接触后发现上门服务的护士确实非常专业。现在老人不用奔波了,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
长期卧床老人是压疮发生的高风险人群,而压疮伤口换药也需要由执业护士来操作。熊阿姨患压疮数月,参保长护险后,也享受到了护士上门服务。当时老人的伤口已深达骨质,经过执业护士的专业护理,老人的压疮基本痊愈,大大提高了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
医保中心可咨询
长护险项目中所提供的服务,把居家和临床护理结合了起来,老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医院的专业护理服务,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
为了让更多的老人知晓长护险,享受到长护险带来的服务,区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组织各街道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和统一培训,并印制了简洁易懂的《长期护理保险问答》等宣传页发放给居民,在区医保中心开辟长护险专窗,为有需要的居民答疑解惑、办理事项。
区人社局介绍,本区现有长护险定点评估机构3家,可确保在15个工作日内为申请人出具评估结果;共有9家居家照护机构、37家养老服务机构可为老人提供服务。
据区人社局统计,截至11月1日,全区8个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共受理申请13707人次,评估机构完成评估并出具评估结果12272人次;目前,本区已有5158位老人获得了社区居家照护服务,4271位老人享受到了护理机构的服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