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群体,有人说他们太朴素,总是一身蔚蓝制服;有人说他们太严肃,离不开报表和数据。有这样一个群体,创建了“服务先锋”品牌,倡导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标准”,评选“党员示范岗、服务明星、岗位新秀”,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
挺在疫情防控前线
2020年的冬天,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生命再次遭遇挑战,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党支部的党员们站了出来,带着坚毅的目光,他们说:“我是党员,我先上。”
党支部19名党员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党员志愿者队伍。10名青年党员自觉组建区税务局防控疫情青年突击队。他们与时间赛跑,在大年三十晚上为湖北省武汉市协和医院集资捐物,并主动承担后勤保障工作。同时,驻扎防疫一线,挺在恒生半岛大厦疫情防控“前哨”,做好居民测量体温、核验出入证、宣传防疫知识等工作,共同守好楼宇疫情防控“安全门”。在上海市血库频频告急之时,党员们主动参与无偿献血,为临床病患送去希望。
戴上口罩后,虽然看不清他们真实的面容,但他们挺身而出的那一刻是书本里英雄的样子,是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打造服务“金字招牌”
有一个人,常在窗口奔走,总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那一句“快快快,纳税人等着呢”也成了他为民服务的“金字招牌”。这声音的主人是坚守办税服务厅发票窗口22年的老组长,优秀党员易杰。
为了帮助纳税人从营业税顺利过渡为增值税,易杰即使嗓子哑到说不出话,仍带领团队“无周末”赶工,加班加点完成2000余户企业的发票领用工作。为了让纳税人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领取发票,易杰再次带队一遍遍测试系统,一次次与配送方沟通交流,顺利攻克发票配送信息对接的难题,用“非接触式”办税模式将发票和温暖一同传递。
还有扎根基层30余年、业务精通的副所长陆幸华,在工作繁忙时冲锋在前,遇到瓶颈时总有妙方。临近退休的老党员蒋青凝,悄悄把病休单锁进抽屉,坚持带病工作。
他们说,看着纳税人满意离开后的微笑,是他们见过最美的笑容。
“后浪”展现税务文化
在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党支部内,还有一批势不可挡的税务“后浪”,他们是喜欢表达自我的“90后”年轻党员,他们既是绽放的绚丽“浪花”,也有“浪花”背后最坚决的执行力。
为了在优惠政策直播间当好主播,“小浪花”三天之内熟悉各项密集出台的优惠新政,记住几百个知识点,整整三天两夜只睡了六个小时,硬是把这块骨头啃了下来。首期直播55分钟,吸引了3976人在线观看,得到了观众861个点赞。
在“一带一路”外事接待现场,这批绚丽“后浪”向外宾介绍中国税收文化,流利的英文和专业的解说让外宾通过“虹一所”的小窗口领略了中国税务的大国风采。为了上好“税收课堂”,他们查阅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税务征管现状的中英文资料,备足了功课。一次次加班研究、一份份详细备案,怀揣党员使命,用努力追赶着成功的希望。
每一名第一税务所党支部成员的样子,是最平凡却最美丽的。有的人,连续10年下班后仍坚守岗位,为4200多位纳税人提供延时服务;有的人,连续14年提前15分钟到岗召集晨会,学习政策、布置要求,为每日工作储备能量。他们用创新思维迎接每一次挑战,率先研发全国第一台国家地方税务合一的ARM机;率先设立全市第一家7*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率先运用刷脸办税、智能咨询、虚拟现实等硬核科技,打造上海市首家智慧办税服务厅,让纳税人体验“无人化”办税新模式。
党支部书记张卓慧常说:“我们的初心就是‘做优秀党员,让纳税人满意’”。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连续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连续两届全国青年文明……这一张张向人民交出的优异答卷的背后,是虹口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党支部里每一个奋斗的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