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并在全国各地迅速蔓延,抗击疫情的战役在全国打响。曲阳路街道党工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抗“疫”战斗中去,辖区内78个居民区都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其中有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人,在病毒肆虐时仍然每天早出晚归,忙碌在小区垃圾分类点位上,维护小区环境,保护一方平安,他们就是我们社区的最美家园守护者——垃圾分类志愿者。
在玉四花苑小区的垃圾分类点位上有这样一位志愿者——他个子不高,身穿绿马甲,手里经常拿着一把火钳。有居民来扔垃圾,他会热情地打招呼,居民们也会亲切的回应他:“老周,上岗啦。”他就是居民熟悉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周开明。
周开明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小区里做了两年多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时间虽说不长,但却和居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此次抗击新冠病毒期间,周师傅不仅在岗位上一如既往地做好垃圾分类本职工作,投放时间过后还对垃圾房和垃圾桶从里到外进行消毒,并时刻捡拾落地垃圾包,保证小区环境整洁,连小区保安说起他都连连称赞。居委干部关心老周,“现在特殊时期,你尽量减少出门,在家休息休息吧。”老周只是腼腆地笑笑,手一挥说:“没事,我多看看,垃圾包出来的时候可以及时清理掉,现在关键时刻,环境卫生更重要。”正是这张乐呵呵的笑脸和这份朴实的热心肠感动了居民,大家都主动配合防疫期间的垃圾分类工作。
不仅如此,周开明还承担了玉四花苑的消毒工作,每天他都会准备好工具和消毒药水,对快递柜、电梯、楼道、大门等区域消毒清洁,居民们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都会由衷地道谢,周开明则摆摆手:“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没什么。”简单朴素的话语却让大家的心里充满温暖。周开明不计付出、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做好防疫抗疫期间的垃圾分类工作,努力用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家园。
在曲二居民区,有这么一位垃圾分类指导员——朱东风。他的累积值守时间是所有指导员中最长的,且他所负责的垃圾点位是分类效率最高的。在疫情形势紧张的当下,他依然坚守岗位,严格把控,为的就是守住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担当起垃圾分类指导员的责任和使命。“一定要注意,废弃口罩不要乱扔!”这是朱东风在劝导居民投放垃圾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会告知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一定要把废弃口罩装在袋子里密封后再扔。遇到有些居民扔垃圾时弄脏了手,他还会主动提供免洗洗手液帮助居民清洁双手。在社区内,朱东风不仅仅是垃圾分类指导员,也是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和宣传兵,每天在小区巡查时,看到有居民出行没戴口罩,他会主动提醒他们一定要戴好口罩才能出门。巡查垃圾箱房时,他会认真负责地进行消毒和打扫,当有居民对他道一声辛苦时,他憨憨地说道:“我辛苦点没什么,但这样消消毒会让大家投放垃圾时更有安全感,会更自觉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2月16日,上海的温度骤降至零度,寒冷的天气让扔垃圾的居民不愿在室外多待一分钟。东四居民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周宏旺不畏严寒、依旧坚守岗位,他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留心每位前来扔垃圾的居民,看到他们拎着垃圾袋过来,周师傅便远远迎上去,主动接过居民手中的垃圾,帮居民分类投放好。这样做既照顾了许多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又避免了人群在垃圾房边上聚集,辛苦了自己,方便了大家,周师傅舍己为人的做法得到了许多居民的称赞。
密一居民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李洪业积极参与玉田大楼的疫情防控工作,细致、耐心地做好疫情期间垃圾分类工作。使用后的口罩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成为二次污染源。对此,李师傅主动配合玉田大楼业委会,上门分发大小不同的垃圾袋,专门用于回收使用后的口罩并对居民宣传口罩如何丢弃的注意事项,提醒他们垃圾分类投放、勤洗手、常消毒、注意个人卫生等。李师傅会不定期对废弃口罩进行集中处理,并对收集容器进行消毒,全力为疫情防控助力。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来如烟雨,去似微尘。”人的一生很短暂,却因为无私、美好而永存。病毒肆虐,垃圾分类志愿者们无所畏惧、不求回报、勤勤恳恳,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依旧乐观而尽责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同样也是逆行者,是社区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我们向这群最美家园守护者们致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