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燕丽)
“非常时期,我从重点国家回到上海,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相应的检查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既是为了我自己的健康,也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安全。”小陈历时近70个小时,从英国回到上海家中。按当时上海防疫规定,她正在家中进行居家隔离。
居委干部成为微信好友
小陈在英国留学,近期因疫情发展学校将所有课程改为线上教学。经过再三考虑,小陈决定回国。因境外回沪人员须进行隔离,一家人商量让小陈回国后居住在家中一套空置的酒店式公寓房内,该房屋位于凉城新村街道馨苑居民区。
在街道和居委对当下本市入境人员防疫规定的大力宣传下,小陈母亲于3月16日向馨苑居委进行了报备,告知女儿确切的回沪航班及时间。很快,馨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蝶就通过添加小陈的微信,和她取得了联系,并在此后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成为了微信上“没见面的朋友”。
小陈介绍,抵达浦东机场后,她如实申报了自己因咽炎发作而咳嗽的症状,并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前往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后需6—8小时出结果,期间小陈就在检测点安排的独立房间内等候。期间,周蝶时不时地发微信关心小陈的情况。“我从英国出发前,周书记告诉我入境有可能需要做核酸检测,等待时间较长,叮嘱我不妨多准备一些耐放的食物,后来果然就用上了。整个过程中,真的特别感谢周书记,在我因为等待而焦虑时,她在微信上耐心开解我。”小陈说。
3月19日下午,小陈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乘坐大巴抵达虹口,虹口检测点的工作人员却告知她可能还需要再做一次核酸检测时。一开始,她有些不理解。工作人员向小陈解释,她咳嗽的症状依然还在,且在机场时有过短暂的人群密集经历,此外,距离上一次她接受核酸检测已超过24小时,因此稳妥期间需要再次检测。小陈不禁在微信上向周蝶“哭诉”,周蝶一边劝慰小陈不要着急,一边告诉她已经离家很近了,不论小陈什么时候到小区,自己都会在门口等着迎接她。最终,情绪稳定下来的小陈接受了工作人员的再次复检建议。
3月20日凌晨1点,小陈的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她终于可以回家了。“我当时以为要天亮后街道才能派车来接我。没想到检测结果出来后,他们很快就来接我了。 当时真的挺激动的。”小陈回忆道。
让小陈更为感动的是,凌晨1点多,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蝶、社区卫生中心的两位医生和负责消毒的工作人员都在小区门口等候着她。“辛苦了!欢迎回家!”周蝶一句简单的话语让疲惫的小陈格外暖心。
就这样,历时近70个小时,通过转机、两次核酸检测等,小陈终于回家了。“机场、检测点以及居委会,整个流程中所有的工作人员,我觉得都特别辛苦。所以,我想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配合。”小陈感慨道。
细致工作托底完美“闭环”
小陈顺利回家了,但作为“严防境外输入”最后一道关口的社区,其实也担负着对入境人员进行“鉴别”的重任。
馨苑居委会主任王腊梅介绍,小陈用于居家隔离的房屋是辖区内唯一的酒店式公寓小区,该小区共有722户,多数为租户,这其中又不乏仅租住一两个月的“短租客”,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在接到小陈母亲的报备后,出于防疫需要,居委向小陈母亲进行了信息核实。“请她提供房屋所属信息、母女关系证明等,确认之后,我们将入境人员信息进行上报,并做好接待入境人员的准备。”
受疫情影响,有的租户无法返沪,为节约成本,一些人便打起了将房屋短期出租的主意。就在不久前,馨苑居委会就劝服一位租户放弃了将房屋短租出去的念头。
3月中旬,一位女性入境人员在机场自述居住在馨苑居民区一酒店式公寓内,王腊梅接到对该人员进行信息核实的需求。在翻查实有人口底数时,王腊梅发现该房屋的租户是一位男士,整个辖区内也没有该女性入境人员的信息。出于谨慎,王腊梅联系这位租户核实信息。电话里,租户坚称入境女性是自己的女朋友,“我女朋友来住都不行吗?”面对租户的“质问”,王腊梅向租户传达了上海最新的疫情防控规定,告知若让境外人员入住,而租户他又将在14天内回沪,这意味着他也得一同隔离。听王腊梅这样一分析,租户坦诚对方是自己在网上找的“短租客”。
除了“鉴别”人员信息,本区各居民区还在原先排摸的基础上,对有人员在境外的家庭进行再次排摸,询问是否有回国计划、告知本市疫情防控规定等。“提前掌握这些内容有助于在人员入境后提速信息核实这一流程,减少入境人员在机场的等待。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居家隔离房屋进行事先考察,做好相关疾控准备。”凉城新村街道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