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虹口区婚姻登记中心践行初心使命提升窗口服务质量

2020年09月2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2019/11/28

记者 张燕丽

近日,一封来自办事群众卢先生的感谢信在区婚姻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的手中传阅,“你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夫妻俩也从这件小事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卢先生对婚姻登记中心窗口服务的赞赏。

快速修改乌龙信息

9月初,卢先生和妻子唐女士预约好了时间去美领馆办理签证,但在预约日前一天,卢先生整理证件时突然发现,结婚证上自己的姓氏和身份证上的不同。“三四十年前领的结婚证,我一直没注意。”于是,夫妻俩急忙赶到先生户口所在地的虹口区婚姻登记中心,办理结婚证姓名更正事宜。然而,因匆忙出门,夫妻俩未带户口本。当时已临近下班时间,回去取显然也来不及。想到第二天办理签证要用结婚证,卢先生和唐女士不禁互相埋怨起来。

中心工作人员侯丹纳和钱怡婷得知了他们的情况后,一边安抚俩人,一边想办法。最终,在下班前,侯丹纳通过电话联系区档案馆,核实了卢先生夫妇的婚姻登记基本信息;下班后,侯丹纳和钱怡婷也没有着急离开,让卢先生夫妻填写好表格、完成拍照等必办手续。第二天一早,侯丹纳和钱怡婷又提前来到单位,赶在中心“开门”之前,为卢先生夫妻办理了手续。就这样,卢先生和唐女士得以顺利按照预约时间进行面签。“虹口婚姻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急我所急,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帮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办好了结婚证。我们夫妻俩对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表示衷心的感谢。”卢先生在信中写道。

“让办事群众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追求。”区婚姻登记中心党支部负责人杜民介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心已进行了多次活动,既有党章、文献的自学课,又有集中学习交流会,还有老党员、老同志主讲的窗口服务工作经验分享会等。区婚姻登记中心在面对多样化的服务对象时,通过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等举措,力求提升服务对象满意感。

全面更新叫号系统

9月中旬,区婚姻登记中心大厅内的叫号系统“升级换代”了。原先的叫号系统已运行7年,仅有“结婚登记”“出具无婚姻登记证明”两个选项。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中心党支部查摆问题时,从一位当事人提出优化网约服务的建议入手,主动“刀刃向内”更新叫号系统。新的叫号系统被细分为“现役军人、高龄老人、残疾人优先通道”“网上预约登记”“未预约登记”“补证登记”和“出具无婚姻登记证明”等5项业务,为重点对象和网约人群提供了绿色通道,更好地满足当事人的个性化需求。9月28日,婚姻登记中心迎来新人登记“小高峰”,优化后的叫号系统极大地提升了结婚当事人的服务体验。

此外,针对重点关爱对象,区婚姻登记中心推出“暖心虹口”系列服务措施,在已为军人开设“军人优先窗口”的同时,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结婚登记的军人统一提供免费拍摄证件照及颁证照的服务,9月以来,已为14对军人新人赠送了证件照和结婚颁证照;针对部分上海老年人用普通话叙述困难的实际情况,开设“双语”特色服务,在坚持依规使用普通话接待的同时,推出沪语服务,让老上海人有种“回家”的亲切感。

作为民政系统内的窗口服务单位,区婚姻登记中心推出的种种为民服务的举措,折射出的正是本区民政系统“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区民政局党组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于全过程。通过建立周例会、周提示等工作机制,推动主题教育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已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3次,其中专题辅导报告4次、中心组学习4次、读书班2次、看红色电影1次、学习先进典型1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1次;研究形成7个调研课题,涵盖社会治理创新、市民驿站建设、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社会救助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政领域重点工作,下一步,将结合工作实际深化研究,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落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