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虹口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为群众打造高品质生活

2020年09月2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2017/3/23


编者按:日前,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上海市社会治理“十三五”规划》,这是上海制订的第一个社会治理五年专项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走出一条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的要求为指导,提出了“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有活力、社会组织发展更加健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城市运行体系更加安全、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环境更加优化”的目标。


近年来,本区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基层治理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全面提升。如今,基层治理工作又有了哪些新做法?


(记者  浦艳)


家住嘉兴路街道和平小区的刘老伯夫妇退休已有好几年了,平时因为要照顾3岁的小孙女,所以留给自己的休闲时间很少。最近,老夫妻俩每天都带着小孙女神采奕奕地出门,原来他们有了一个老少咸宜的活动场所——位于天宝路881号的社区生活服务点,也就是街道的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第一片区。刘老伯和老朋友们一起打康乐球,爱人跟着“达人”学编织,而小孙女则在儿童活动区津津有味地读绘本,各得其乐。


嘉兴路街道的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第一片区,是近年本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的成果之一。据了解,今年本区共将建设37个“15分钟生活服务圈”,既整合街道、居委以及条线下沉的资源力量,又整合社区党建、社区教育、社区医疗、社区养老、社区文化、社区体育等多种功能,覆盖老中青幼各类群体。


“15分钟生活服务圈”:服务与管理有效对接


据了解,新落成的嘉兴路街道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第一片区集聚了为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食堂、卫生服务站点、社区事务延伸服务,以及网格化管理、党建群团服务等,实现了功能复合,并与同址的天宝养老院实现功能互补,让居民们在步行15分钟的距离内就能“一揽子”解决各种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此外,嘉兴路街道还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管理,利用专业化队伍,让居民获得更好的体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嘉兴路街道有一块社区篮球运动场,近年来,周边老龄居民与有运动需求的青年居民意见不一,矛盾激烈。老年群体提出,将篮球场改建成布置健身器械的活动场地;而青年居民认为周边已有类似场地,还是应该回归它原本的用途。在仔细倾听各方意见后,街道找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篮球场开放时间的有效管理。最终,街道通过加强技防措施、委托相邻社区单位与志愿者结合代管,让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五双一线”机制:


推进新兴领域与居民区党建工作联动


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离不开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提篮桥街道则注重把握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推进新兴领域与居民区党建工作联动。


基于北外滩的区位特点,提篮桥建立“五双一线”的楼宇党建与居民区楼组党建联动机制,双向服务让新兴领域党建在社会治理中更接地气。今年29岁的待业青年小郭,因为患有唇腭裂多次应聘遭拒,越发失去了自信。社区工作人员陈师傅主动上门了解小郭的情况后,将这一信息发到“双向”互动微信群里,立马得到了区域内企业荣马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的注意,并向小郭抛出了“橄榄枝”。小郭对于家门口送来的关心很感动也很珍惜,经过努力最终面试成功,如今他已经顺利工作两年了。


目前,全区“两新”组织党建覆盖率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含党建顾问的党组织覆盖率为95.6%,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为96%。


今后,本区将继续着力于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突破治理短板、创新治理方式,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为精细化的高标准管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