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了!赶上了!我的孩子终于能赶上入学报名了!”在凉城新村派出所户籍窗口前,刚办理好人才引进子女随迁户口的高先生激动地说道。原来,高先生心急火燎地来到派出所为孩子办理户口时,对办理程序完全一头雾水。民警汪琳给了他一份办理户口所需材料的“全菜单”,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开具各类证明涉及的部门地址、电话等。
“菜单和小纸条让我少跑了冤枉路,原本需要一个月时间,现在缩短了一半,让我能赶上小孩的入学报名,真的很感谢。我想,这也是上海能够吸引多方人才的原因之一。”高先生再三向窗口民警表达谢意。
党员争先服务居民更贴心
除了全菜单和小纸条,在凉城所的户籍接待窗口,还有民警自主设计的“未成年人补办身份证一二三”“旁系亲属投靠户口怎么迁”等个性菜单,极大地方便了办事居民,也有效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这些细小却贴心的便民小举措,是该派出所“两岗一区”建设的成果。凉城派出所在户籍、治安两类窗口分别设立1个党员示范岗、6个党员先锋岗、1个党员责任区。示范岗负责人要“亮形象”,先锋岗负责人要“亮身份”,党员责任区负责人要“亮承诺”。
“坐在窗口前,先锋岗、示范岗的台卡摆在那里,压力肯定是有的。如果先锋岗办不成业务,示范岗错漏百出,责任区跟普通窗口没差别,那么,‘挂牌’无异于‘打脸’。每个人都有好胜心,责任意识和荣誉意识就这样在日常工作的一点一滴中被激发了出来。”党员、户籍窗口警长汪琳说道。
通过“两岗一区”的建设,凉城所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提高了服务标准、增强了服务意识。
如,治安窗口将“首问接待”升级为“首问负责”,由业务精良的老党员民警负责,对接报的刑事、行政案件以及民间纠纷事件全程了解,依规范向当事人进行反馈;“凉城微警”公众号链接市局“阳光警务大厅”,增设纠纷类、求助类非立案事件受理后进度查询、预约民警、工作评议等模块,加强线上反馈;同时,设置首问负责小团队,时刻关注群众网络查询申请,在甄别身份后,搜集相关信息反馈当事人。对于这一系列举措的效果,居民们表示查询便捷、反馈及时。
2017年以来,治安、户籍窗口共收到居民群众送来的锦旗10余面、表扬信近30封,在相关回访和测评中,窗口满意度同比提升明显。
做实做细党建凝人心提效能
“两岗一区”建设能够让居民交口称赞,依托的是党建的力量。
如何将党建工作做得生动有趣,让年轻党员们乐于参加还能获益良多?凉城所党支部可谓动足了脑筋。
如今各类视频手机应用软件大热,为此,凉城所在党建活动中引入了“视频秀”,把民警执法中好与不好的典型事例制作成视频,大家“组团”观摩,达到“照镜子”的效果。
电影颇受年轻人喜爱。所党支部利用学习时间播放《建党伟业》《红星闪闪》《焦裕禄》等红色主题影视作品,并要求党员们有感而发地书写心得体会。
组织党团员到中共一大、四大会址参观,邀请参加抗战的革命前辈讲述党史故事……所党支部致力于创新并丰富党建工作形式,从而达到思想的凝聚、团队的凝聚。
凉城所还建立了党员学习讨论微信群,即1个党支部群、3个党小组群、1个团员青年群,明确分层学习的模式。
加强自身党建工作的同时,凉城所党支部更着眼于“党建区域化”新形势,主动加强与街道党建办及地区企事业单位的共建交流。与街道党建办签约,定期邀请街道的优秀党建教育师资、地区企事业单位的杰出党员代表等上党课、讲党纪、谈形势、聊热点,拓宽民警的学习面;参与街道党建办“领航公益屋”等活动,在地区志愿服务过程中,进一步展示公安民警良好形象。仅2017年,党员民警进社区授课共计20余次,累计社区实践服务50余个小时。
在党建的引领下,凉城新村派出所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公安局先进基层党组织、虹口区基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