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国最美中学生”是如何炼成的?——记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学子周臻怡

2020年09月2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2018/4/20

(记者 顾俪)

黑黑的皮肤,不施粉黛的书生气,加上走路生风的率性模样,她就是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的学生周臻怡。日前,周臻怡通过全国票选,从众多参赛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全国学联发起的2017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

一次志愿经历开启心门

“志愿者”三个字与周臻怡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高中三年期间,她分别在“蓝天下的挚爱”开幕式中帮助自闭症儿童参加现场绘画、走进社区担任孩子们的“禁毒大使”、在“爱心暑托班”中与孩子们共度暑假……周臻怡告诉记者,通过志愿者活动,她能接触到不同的人,在开拓眼界的同时,也让心胸更为开阔,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一方世界。

但在志愿者这条路上,周臻怡也有过挣扎。原来,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周臻怡也有过青春叛逆期,曾萌生过自暴自弃的想法。在这样矛盾的心理状况下,周臻怡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志愿者活动。在这之前,她不会想到,这次的志愿者活动会带她进入一个“新世界”。那是一次在同济大学深海探测馆为小朋友讲解科学实验的志愿者活动,当周臻怡在为小朋友认真讲解时,由于一个水龙头水压不稳定,水突然喷涌而出,她身上的衣服瞬间湿透,小朋友都笑了。正在周臻怡错愕时,一个坐在前排的小女孩跑上前,给她递了一张纸巾。周臻怡说,那个瞬间,她感受到了温暖。

在一次帮助自闭症儿童参加现场绘画的志愿者活动中,周臻怡发现患有自闭症的小朋友和过去的自己有些相似,内心极度敏感,非常抵触沟通。周臻怡尝试耐心地引导小朋友在白色的画布上涂颜料。一开始,小朋友们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很僵硬,但随着周臻怡不厌其烦地解说和演示,空白的画布上出现了多种颜色的交织,很多小朋友发出了“哇”的赞叹声,主观能动性也被调动起来。这种积极的状态也慢慢影响了其他小朋友。那天活动结束后,虽然蓝色的志愿者工作服上染上了各种颜色,但这一刻的周臻怡在很多自闭症小朋友家长的眼里是最美的。他们难以想象,一个高中女生能在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让孩子发出久违的笑声。

多次社会实践练就自信美

周臻怡说,在“全国最美中学生”最终的决赛现场,见到了很多十项全能选手,很多同龄人虽然只是高中生,但在国际科研比赛上都获得过名次,综合实力比自己强的选手更是不胜枚举。事后她细想,自己能获奖的原因,还是源于自己的“自信”。而这种站在几百名选手和专家面前能够沉着稳定的能力,还是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不断积累。在高中期间,周臻怡曾参加“程施艾葆”口语演讲比赛等竞赛,领队参与“青春喜迎十九大”第14届上海市示范性中学学生会主席论坛,以及寻访老校友等活动。周臻怡说,多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她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参加大型活动时沉着冷静、不卑不亢的自信美。

这样的自信美,也让周臻怡勇于尝试多种兴趣,在没有老师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她多次参加区级绘画比赛并多次获奖,还参与学校的舞蹈表演、课本剧比赛等。不仅如此,周臻怡还是一名汉服复兴者,她说,携手“同袍们”向人们宣扬“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有趣的灵魂踏上最美征程

周臻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在课余时间,她热爱运动,还喜欢和爷爷一起研究古玩。她说,运动让她每天都很快乐,而研究古玩字画则能让她锻炼专注力。这样一静一动的兴趣爱好,也造就了周臻怡与众不同的“美”,她不是第一眼美女,但却能在短时间内让人感觉到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思想美与性格美。

还有一个多月,周臻怡就将迈入高考考场,对于未来的大学专业方向,周臻怡说,法律专业将是志愿表上的首选。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法律能够更加公平、公正。不过,社会公共服务专业也在她的考虑范围。周臻怡说,小时候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女警,因为大人总说,有困难就找警察叔叔。但随着自己认知的不断增长,周臻怡明确了自己成为法律工作者的职业目标。她说,愿誓以青春之名,上下求索,怀微薄之力,献浅知拙见以济天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