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扎实推进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

2020年09月2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2020/6/10

区教育工作党委高度重视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目标,以“四个强化”为抓手,用活红色资源、教学阵地和载体,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明确基调、明晰路径,强化顶层设计

一是坚持立足实际,统筹谋划。紧扣虹口教育工作实际,明确“四史”学习教育10项具体措施,聚焦课程建设、资源开发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制订实施方案,坚持课程融入、课堂纳入、实践嵌入、教育深入,注重精准供给、按需施教、凸显实效。

二是坚持以学促教、以教促学。分层分类分级细化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的学习教育要求和具体举措,凸显学习教育的精准化、差异化、具体化,明确领导班子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以上率下、领学促学;全体教师要深研学懂悟透,教学相长;广泛开展课堂学习和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立志听党话、跟党走。

三是坚持三级联动,全员覆盖。探索通过“党、团、队全程链接”推动“四史”学习教育,整合机关、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推动党、团、队三级联动,分别明确线上线下教育的内容、形式、责任部门和任务分工等,确保广大青少年学得深、学得透、真理解。如,全区各少先队依托网络阵地,在疫情防期间以线上主题队会、线上升旗仪式和网络展示课程为载体开展了“四史”学习。

巩固阵地、系统推进,强化课程建设

牢牢把住课堂主阵地,不断强化课程主载体,坚持“专题课程+学科渗透拓展课程”双轨并行,有力有序推进“四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一是瞄准靶心,系统设计“四史”课程体系。探索构建覆盖高中小全学段“系统、分段、有效”的“四史”课程体系,确保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融会贯通,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课程化、系统化;将“四史”课程纳入全学段德育体系,发挥好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如,小学阶段注重知识启蒙,重在“融入、体验、感悟”;初中阶段关注认知认同,突出“激发、对话、明悟”;高中阶段侧重责任担当,聚焦“辨析、实践、启悟”。

二是深度融合,凸显学科“四史”教育元素。坚持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相关学科智育过程,明确在学科教育中融入爱党爱国思想,与“四史”学习教育同向同行、互为助力,着力构建多学科支撑、多层次推进的“四史”学习教育体系,共育青少年正确的大历史观。

三是有序拓展,将“四史”学习教育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有机结合。联合相关部门、区委党校及上海团校、复旦大学等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教育专委会成员单位,围绕“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奋斗精神”等维度共同开发优质拓展课程,突出理论学习和实践体悟,浸润式开展“四史”学习教育。

用活载体、讲活故事,强化资源整合

一是用活载体方法,讲活红色故事。借助史、实、景、物、影、音等载体重现历史,通过讲、学、看、听、思、悟等方法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推动“四史”学习教育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打造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实践舞台,讲活“四史”,在专业性中融入趣味性,增加正能量学习的吸引力。如,组织全区青少年开展了“五四精神接力章”雏鹰争章活动,通过云端走进中共四大纪念馆、观看“共和国的旗”主题团课等,缅怀五四先驱、致敬革命先烈,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全区13027名少先队员参与线上争章活动,活动关注超过10万人次。

二是用活红色资源,发挥底蕴优势。充分利用虹口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重要区域、拥有独特红色资源的优势,整合中共四大纪念馆、左联会址纪念馆、鲁迅故居、五卅烈士墓等87处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场馆资源,制作“红色基地菜单”,开发《中国新出发》《辉煌70年》《核心价值观》等红色教育影视资料,设计师生研学、行走活动,引导青少年走近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遗址遗迹,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三是用活虹口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虹口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结合各学段教学内容实施“红色戏剧进校园”“红色场馆资源课程建设”“红色记忆走访”等主题活动,培育时代新人。如,在全区开展“童心绘文明,童画展新风——童心共画北外滩”庆“六一”绘画征集活动,吸引全区61所中小学学生用511幅作品畅想北外滩未来美好蓝图,描绘出“最美城市会客厅”。

夯实基础、深根固本,强化师资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区教育工作党委全面打造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的师资队伍,夯实教育基础。

一是打造教师团队。开展不同学段“四史”教育的课程开发、教学研讨、项目研究和带教指导,以“2+10+40”(2名正高级教师领衔、10名高级教师作为骨干、40名德育教师)德育研究团队为主力,着力打造一支能讲历史、会讲历史、善讲历史的专职师资队伍,构建中小学一体化“四史”教育高地。

二是抓好教师培训。将“四史”学习教育内容分层分类纳入全区师资“七层级”培训课程,推动教研一体、学研相济,引导全体教师“正其身”再育人,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渗透红色知识、播撒红色种子。

三是构建外部支撑。利用“虹讲堂”教育资源和全区“四史”宣讲团资源,加强“四史”师资储备;聘请离退休老同志、老党员等作为“四史”学习教育的校外辅导员,用情感讲历史、用家常话说历史,形成强大教育合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