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燕丽)
“四史”学习教育正在本区如火如荼地展开,随着学习教育活动的持续推进,区内各部门、各街道、各单位涌现出了不少“亮点”。
学习活动“线上+线下”
近日,在区司法局的组织下,来自辖区律所、司法所、公证处、区司法局机关党支部的70多位“法律人”济济一堂,聆听由“张家禾虹口记忆传讲工作室”首席传讲人张家禾带来的主题为“虹口的红色记忆”的党课。
这次的学习活动还开通了“党课直播间”,因此,除了现场的70多位“法律人”,来自公证处党支部、各律所党支部党员、群众等506人次通过视频直播进行了同步观看。“张老师讲授虹口的历史,挖掘了虹口故事,唤起了虹口记忆,传播了红色力量,让我们法律服务从业人员能更深入了解虹口、热爱虹口、服务虹口。”辖区内的一位“党员”律师在他的学习心得中这样写到。
针对律师党支部党员集中学习难等特点,区司法局制定了领导带学、联组促学、网上学、自主学的具体方案,进一步明确学习“四史”、新中国法律发展史、依法治国史等具体要求。
同时,区司法局把“四史”学习教育聚焦在“两新”组织最迫切需求,聚焦在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以学习教育为抓手和契机,搭建平台,强化多元供给。7月上旬,在区司法局的牵头下,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为辖区内的“法律人”就《民法典的价值理念与制度变革》做了主题宣讲。
区司法局表示,“党建工程”要坚持常态化,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形成学习教育推动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整体水平和业务能力双提升。
打造青少年党史“线上课”
历史是教科书,青少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接班人。为进一步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根植红色基因,曲阳路街道利用暑假推出了面向辖区青少年的系列“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其中,于7月1日开启的党史线上课程“邮说党史”,通过一方小小的邮票,向青少年讲述蕴藏着的丰富而鲜活的历史。曲阳路街道的“邮说党史”线上课共分上下两个篇章。上篇包含“内忧外患”“开天辟地”“峥嵘岁月”3个部分、共计20讲,下篇包含“探索前进”“辉煌成就”两个部分、共计20讲。
暑期中,首先在线上推出上篇20讲,在讲授党史的过程中,配以大量的邮品予以呈现。每课之后,还会介绍一些最基本的邮票知识,设计一些拓展实践活动,旨在使青少年们在学习党史知识的同时能爱上集邮活动。
建立500米党群服务生态圈
7月9日,四川北路上的盛邦国际大厦内,一个辐射周边5幢“亿元”商务楼宇、16个“两新”组织党组织、230名党员、9000多名楼宇白领的“党群服务站”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四川北路街道探索利用辖区丰富红色资源,建立“学习—党建—经济—服务—治理”500米党群服务生态圈的重要举措。
盛邦国际大厦党群服务站建立后,将按月推出“学习排片表”,以“四史”学习教育、讲党课为契机,打破政企之间、楼宇之间、企业之间的“信息孤岛”“沟通玻璃墙”,打造信息交流、政策宣讲、资源盘活的平台。
打造特色学习教育品牌
凉城新村街道在“四史”学习教育中推出“小城红”系列活动,争创学习教育品牌。该系列分为小城红记忆、小城红剧场和小城红传人共3个篇章。“小城红记忆”梳理辖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故事、英雄人物,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激荡奋进前行的力量。其中《始于青藏铁路的奉献——记一位普通老党员的初心》讲述的就是生活在凉城的先进代表钱崇鑑的故事。
“小城红剧场”以说、演、唱、舞等形式,搭建平台让党员讲历史、颂先进、赞楷模、展风采;“小城红传人”通过编制《加强居民区党员队伍建设指导手册》,不断增强党支部书记带头意识、党小组长骨干意识和党员身份意识;通过发挥“凝新”党员工作室和娄月芬党代表工作室等党建品牌作用,服务好党员和居民群众,做实典型引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