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宏科)
8月24日,由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科委等主办的2018第五届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作为首次参展的城区之一,本区以“科技+金融魅力新虹口”为主题,展示了绿色技术银行、国际创新港、国科(上海)国际创新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以及无人直升机、脑控汽车、电子钢琴等一批高科技产品,通过金融、科技、文化、历史元素的有机融合,为参与者奉献了一场科技视觉盛宴。
绿色技术银行:只存技术的特殊银行
在虹口,有个神奇的银行,只存技术不存钱,这就是“绿色技术银行”,它是专业从事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强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的综合性科技金融创新组织。
本区在此次展览上专设“绿色技术银行”区域,系统介绍了项目建设背景、主要内容和初步成果等,充分彰显虹口参与创新协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参与者感受到虹口绿色技术产业创新的活力和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魅力。
上海是面向全球绿色技术创新市场的窗口城市和绿色技术银行试点发展的先行城市,虹口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区,集聚了众多发展绿色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基础资源和优势条件,在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指导下,本区积极承接绿色技术银行这一部市合作项目。自项目建设以来,虹口通过“总部+一圈一街一园”的布局,重点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在组织保障、制度建设、金融支撑、信息化支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努力打造国家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创新实践区。
国际创新港:国际技术交流和转移转化的枢纽
提起“港口”,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交通运输枢纽。在虹口,还有一个“国际创新港”,它是国际技术交流和转移转化的枢纽。
虹口“国际创新港”以国际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核心,重点推进北外滩金融港、虹口国际人才港建设,用资本链引领创新链、夯实载体链、发展产业链,努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桥头堡,将有效提升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服务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项目自建设以来,已与美国硅谷、西雅图、牛津大学创新中心等国际创新服务机构对接,并在中以国际创新港、中比Sinnolabs加速器、牛津大学创新项目转化、宝马(上海)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效。
本次“国际创新港”展区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属市区合作共建的“中以国际创新港”。
提起中国和以色列的历史文化渊源,就不能不提虹口。在虹口,有一座承载着中以深厚情谊、见证了岁月变迁的建筑——白马咖啡馆,它是二战期间由维也纳逃亡至上海的犹太人莫斯伯格一家创办的。
本次科博会专门设立了“白马咖啡厅”展示区,通过独立的空间陈列,还原位于北外滩提篮桥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场馆建筑,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在活动现场讲述了“白马咖啡馆的浪漫故事”,让参与者充分感受虹口的历史文化魅力。
来自“国家队”的高科技
此次互动展示的展品中,还有来自“国家队”的助力和支持。“国科(上海)国际创新产业基地”是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国科控股”)与本区合力打造的综合型国际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和国际协同创新平台。基地于今年7月18日正式启用,将推动本区与国科控股在更多层次、更多领域形成全方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展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国科(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携无人直升机、脑控汽车、电子钢琴、清收机器人等高科技智能产品亮相科博会,充分展示了中科院“国家队”的研发实力和科技成果,吸引了诸多科技爱好者驻足观摩。
安徽的华熊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智能电子钢琴”,以“共享钢琴”为模式,将智能硬件、线上教育平台、线下钢琴教室和音乐教育大数据融为一体,旨在“让中国所有的孩子都会弹钢琴”;来自深圳天鹰兄弟无人机创新有限公司的“无人直升机”产品,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的目光,型号为“TY—800”的无人机,采用高强度、全封闭碳纤维防腐机身,日均作业可达千亩,能承载25公斤的超重载荷,还获得了2016年德国国际工业设计金点奖。
据了解,近年来,本区大力推进“硅巷型”科技创新功能区建设,有效提升区域核心功能,为全区科创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此次将依托第五届上海科博会举办的契机,充分展示虹口科创建设的亮点和成果,为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作出积极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