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虹口区教育局推进校园法治教育 “学法”成了课堂“必修课”

2020年09月2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2019/12/9

记者 张燕丽

12月4日,从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总决赛上传来好消息,经过激烈的角逐,上海代表队从31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季军。这支从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和高校各遴选优秀学生一人、组成的4人代表队,其中两人来自本区红旗小学和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全国季军的“军功章”里有虹口学子的一半功劳。

多元平台全渗透

上海队中,代表初中组参赛的选手李行健来自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提及自己的入选和参赛,正读八年级的李行健说:“这要归功于我们学校的法治教育。”从六年级开始,通过学校开设的课程,李行健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接触到系列法律知识。

在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每个班级都有一支宪法晨读小组。今年的宪法学习周,各小组来了一场晨读比赛活动。“这是我们的书包。书包里装有作业、文具等,还有一些私人的交通卡、钱包等。如果有人夺下你的书包,抢了它,偷了它,请你拿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八年级的两位同学通过双人演讲的形式,分享自己学习宪法的心得。

法治教育已成为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的一大特色。运用基础学科分层教学、借助辅助平台、以赛促学等途径,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的公民法治意识。在分层教学方面,六年级围绕校园生活,七年级围绕家庭与社区生活,八年级围绕社会生活,以学习法理为主要目标,九年级围绕公民意识,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为侧重,在课堂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渗透法律基本知识,系统、全面、持续地进行法治教育。

此外,学校还会结合社会热点,不定期的开展专题讲座。最近一段时间,校园暴力成为社会热点,也成为学生之间谈论的话题。为此,学校邀请法律专家为全校师生做“反校园暴力”的普法讲座。

而法治教育特色也为学校赢得了诸多荣誉。除“上海市中小学法治教育特色项目”“上海市法治教育实验校”等荣誉称号,学校自2012年起参加上海市“新沪杯”中学法律知识竞赛,获得2012、2015、2016、2017、2018年上海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2016年上海市法治教育创新实践案例一等奖……

教育形式有特色

不止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目前,本区各个学校均形成了各自的法治教育校本特色。

一次,复兴实验小学一年级的一位家长向老师询问,学校是否开设了法律课程。原来,家里大人在谈论某个新闻事件时,自己的孩子主动参与进来,并且说道:“我们国家的宪法规定了,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自己的孩子能够把相关法条了然于胸,家长意外之余也十分惊喜。在发给老师的微信中,这位家长说:“感谢学校!不仅给孩子进行学科教育,而且也注重法治教育。”

事实上,在复兴实验小学,不仅有法治教育课程,学校还在每个教室里都放着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让学校感到欣喜的是,就连一二年级的同学都会时不时去认真地翻看阅读。

正是通过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法治教育,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法律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不论是民办复兴初级中学,抑或是复兴实验小学,都是本区推行学校法治教育校本特色的缩影。本区各学校除了在政治课堂内进行法治教育外,还积极探索各种教学形式、德育方式、结合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力争建立完整有效的法治教育平台,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热情。

区内各学校对法治教育的重视,源于区教育局对该项工作不遗余力地推进。为更好地适应“十三五”期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区教育系统实际,在2016年区教育局制定了《虹口区教育系统“七五”普法规划》。而在今年的宪法宣传周,区教育局和区教育学院共同主办了以“美好生活从宪法开始”为主题的虹口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宪法意识培育探索教学交流会,探讨学校思政课的一体化思路,描绘思政学科的未来蓝图,旨在推进本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作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