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入境旅客转运:从2小时到30分钟

2020年09月24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2020/3/12


从3月6日起,一支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抽调全区精干力量组成的53人虹口区机场防疫工作干部突击队,火线赶赴浦东、虹桥两大机场,驻守在机场防疫第一线,确保入境人员入口管理和落地管理有序衔接,实现入境人员防疫闭环管理。


优化对接流程


3月9日,本区居民王先生乘坐飞机从日本抵达浦东机场,从出海关到踏上虹口的专车,王先生只花了30分钟,而在此之前,整个转运流程需耗时近两个小时,高效的背后,源自突击队日益优化的对接流程。


在摆放着“虹口区”铭牌的工作台前,一位工作人员协助王先生登记个人信息,并询问他目的地及交通工具,另一位工作人员则对他的相关证件进行核实。在得知王先生计划搭乘公共交通后,工作人员耐心向他解读相关政策,表示会提供专车将他接回虹口。“告诉我先到虹口足球场,然后由街道的工作人员把我送回小区。”王先生回忆道。


与此同时,现场其他工作人员也没有闲着。为避免居民错报地址,或街道误接,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将居民的相关信息发回虹口进行核实。不足15分钟,相关街道传来反馈:“人员情况属实。”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王先生来到指定地点上了车,司机随即发动车子驶出机场,全程用时约半小时。


本区一位驻守在机场一线的工作人员坦言:“刚到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我们接待的第一位居民大概花了将近两个小时。”为了减少旅客等待时间,经过一段时间实际操作,工作人员决定采用“分工协作制”,当班一组5人,按照信息登记、证件核实、后方联络、后勤保障、专职护送等进行分工,其中信息登记、证件核实和后方联络这三个环节由原来的先后顺序改为同步进行,压缩了不少时间。


同时,工作人员做好与机场、海关的对接,尽早获悉各航班虹口户籍居民信息,提前做好接待准备。此外,工作人员主动收集各时段从境外抵达的航班信息,以便更合理安排专车发车时间。现场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各航班时间间隔较长,我们基本上是人上车就发车。”


多人二度上阵


目前,在浦东国际机场T1和T2航站楼的国际到达层,突击队成员全副武装全天候驻点。区委组织部介绍,通过在全区机关各单位、国有企业人员中动员报名,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主动请战,这支53人的突击队仅用3个小时就迅速组建起来,其中,不少队员刚结束了社区防控一线的支援工作,此次已经是“二次支援”。


来自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郭建勇便是其中一位,他同时还担任着突击队T2航站楼楼长一职。郭建勇介绍,在T2驻点的工作人员每天有3组,每5人一个小组,24小时三班倒,每一组工作人员要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工作整整8个小时。“吃饭就趁着空档在岗位上快速解决,也不敢喝太多水,尽量不去厕所。”郭建勇说。


作为T2航站楼楼长,从3月6日中午正式驻守浦东机场后,郭建勇几乎不曾合过眼。对外,他要代表虹口同机场、海关的工作人员做好联络沟通及对接;对内,要协调各个小组交接顺畅,尽快理顺接待入境人员的工作流程等,当有队员因护送入境人员离开机场时,郭建勇主动顶上现场的空缺。


一次,当班的突击队员接待了两位日籍入境人员,俩人表示是回沪上班的,公司已派车辆来接他们。然而,郭建勇按照流程核实对方提供的车辆信息时,发现这是一辆网约车,不符合本市最新的相关防疫规定。于是,郭建勇耐心地同两位日籍入境人员做好解释工作,最终,说服他们搭乘本专车返回虹口,并确保落实14天居家隔离健康观察。


来自区医保局医保中心的曹煜也是二度上一线,他目前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当接待的入境人员较多时,他需要帮助维持现场秩序,更为重要的是,要密切观察入境人员的情绪波动并做好安抚工作。


一次在晚班岗位上,曹煜发现一位正在等待私家车前来的老先生,时不时捂着肚子皱皱眉,他连忙上去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原来老先生已经饿了好几个小时,有点撑不住了,曹煜赶紧拿出为突击队员们准备的“夜宵”递了上去。老先生离开机场之前特意再次向他道谢:“虽然我看不清你的长相,但你的举动太贴心了,谢谢!”


据悉,虹口区机场防疫工作干部突击队中党员36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共青团员4名,截至3月9日14时,本区已接到31位重点国家或地区返沪人员,其中12人私家车返回,19人由专人专车接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