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虹口区开展形式多样的“鲁迅文化周”活动

2020年09月2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虹口门户网站 2018/10/31

记者 殷建华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10月19日,鲁迅逝世82周年,鲁迅墓前,60个鲁迅初级中学学生齐声朗诵臧克家的《有的人》,正式拉开了首届鲁迅文化周活动帷幕。


作为虹口打响“文化品牌”的重要载体,由虹口区委宣传部、鲁迅文化基金会和上海鲁迅纪念馆主办的鲁迅文化周活动涵盖了形式多样的市民文化活动,共计百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一同缅怀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文化周活动通过延续先进文化血脉,弘扬文化名人精神,让虹口成为先进文化栖息之地和弘扬之城。


城市因鲁迅而结缘


名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是一个城市精神的象征。文化周期间鲁迅生活过的绍兴、杭州、南京、北京、西安、厦门、广州、上海和日本东京等城市代表齐聚虹口,深情追忆先生的故事,畅谈弘扬鲁迅精神、打造名人文化的举措。


东京内山书店社长内山篱先生追述了鲁迅一家与内山一家的往事,鲁迅不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铁面”印象,而是一个爱说笑、邀请内山书店员工观看电影、帮助读者充当日语翻译的邻家大伯,“站在他的身旁,让人感受到家人般温暖”。


虹口区委宣传部代表以《打造红色街区,弘扬鲁迅精神》为主题,讲述了虹口区将以四川北路多伦路-景云里鲁迅先生生前频繁活动的区域为重点,通过打造鲁迅小道-鲁迅展览立体化展现鲁迅精神,切实展现鲁迅先生的人民性和当代性。


城市对话会还以圆桌会议的方式,展开了热烈讨论,阐述了鲁迅与有缘城市之间的交流往来,探索弘扬鲁迅精神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鲁迅文化周的意义。


感受鲁迅的当代“脉搏”


“鲁迅的伟大正在于他穿越了百年,仍然‘活’在当下”。在“今晚我们一起聊聊鲁迅”主题活动中,“80后”图书编辑刘元旦这样说。在这场以年轻人为主的座谈活动中,资深媒体人抱老师认为,鲁迅文学深刻揭示了人性、国民劣根性,鲁迅也成了时下年轻人追逐的“网红”。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求鲤”则表示,鲁迅的文学与世界其他文学名著有着相通性,常常能在生活中引发当代人的共鸣。周末的晚上,三十余名通过网络招募而来的普通读者也来到了建投书局传记咖啡馆,品尝一杯特殊的咖啡“三味书屋”,开启了这场触及心灵深处的对话。


鲁迅是深刻而丰富的。在鲁迅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多伦路上,学者们开展了名为“左翼文艺中的女性形象”的讨论,讨论指出,鲁迅对新女性一直非常重视,包括丁玲、萧红等左翼作家的成长都离不开鲁迅的关心和帮助,鲁迅的妇女观值得学者进一步研讨。同样,在这条路上,文化周期间还有一场“鲁迅与虹口”的展览,展出以鲁迅在虹口的三处居住地为主线,用历史图片和史料讲述了90年前鲁迅与妻儿的温馨甜美,与共产党人的肝胆相照,与国际友人的文化交流,对左翼青年鼎力相助的故事,将鲁迅在虹口的家庭生活、朋友交往、文化活动等情况进行了系统展示。


鲁迅生前与版画有着不解之缘。在恰逢《狂人日记》发表100年之际,主办方组织了“‘狂人100’中国版画大展精品展”,汇聚了岳敏君、方力钧、杨锋、张敏杰等著名艺术家、版画家的作品,以版画展览的方式揭示了“狂人”精神。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指出,“所展出的作品以鲁迅精神为导向,以鲁迅创意为借镜,给人启示与感悟,将为创造新文化添砖加瓦。”


鲁迅是感性的。虹口区委宣传部与上海话艺继去年成功合作创排情景诵读剧《海上初心》后,在鲁迅文化周活动中推出了第二个环境话剧《为了忘却的记念》,话剧再现了鲁迅与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学事业与生活上多次交往的故事,来自各界社区青年将小小的左联纪念馆围满,与“鲁迅”一同穿越到了百年前的风云岁月。在鲁迅文化周之欧阳社区文化赏析活动中,区委宣传部、鲁迅纪念馆、欧阳路街道通过向鲁迅爱好者赠送鲁迅书籍、诗朗诵、上演原创情景剧《我以我血荐轩辕》等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将群众纪念活动推向了高潮。


文化周活动从多个维度精彩展现了鲁迅的多个侧面,引领公众品读、赏析鲁迅作品,领略鲁迅革命精神,丰富了鲁迅文化周的内涵。


“立人为本”烛照未来


鲁迅之子周海婴以“立人为本”四字高度概括了鲁迅一生及鲁迅作品主题。今天,在虹口这方热土,鲁迅精神正静静滋养着这里的学子,民办迅行中学、鲁迅初级中学、鲁迅中学等以鲁迅命名的学校大力推行立人文化课程,以实际行动弘扬、传承鲁迅的思想。


虹口区民办迅行中学教育集团以鲁迅精神为引领,在教学中大力践行立人思想,颇有成效。迅行中学从自立、自强、合作、进取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个性,从“立人、进取”角度挖掘他们的潜能,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鲁迅初级中学着眼于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团队精心编制了初中生鲁迅校本读物,做到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基础课程与阅读积累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让学生从中获益。如夏怡烨微课题小组,通过对《世人所说的鲁迅“冷酷”性格的探究》,懂得了对待问题要多角度去了解、钻研,面对各种资料要怀着质疑精神去整理、核对。


鲁迅中学紧紧围绕鲁迅立人思想,开展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让学生们的思想在鲁迅精神的感召下得到升华。令鲁迅中学每一个毕业生难以忘怀的是,高中第一课就是为鲁迅扫墓、参观鲁迅纪念馆,“鲁迅精神”就此在他们的心中扎根。而有的语文老师则干脆将《为了忘却的纪念》语文课搬进了鲁迅纪念馆,在行走中感受作者鲁迅写作的心境。学校还专为学生开出了“亲近鲁迅的十个瞬间”拓展课,鼓励学生们参与鲁迅纪念馆讲解志愿者活动、上海市鲁迅杯中学生课本剧大赛、组织学生开展鲁迅文化论坛等等,让学生多角度了解鲁迅、理解鲁迅,让鲁迅精神陪伴学生成长、成才。


10月25日晚鲁迅文化周落幕,但鲁迅精神永不落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