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正在布局不少于3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加速基地,鼓励技术先进、行业领先的高成长性企业快速发展,对于入驻企业,给予6个月到3年的房租补贴……在上海市出台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后,杨浦区随即推出系列落地措施。11月28日下午,在长阳创谷,杨浦区重磅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与重点项目。
市科技党工委书记刘岩,区委书记李跃旗,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坚钢,市经信委副主任傅新华,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征,副区长谈兵等出席发布会。
“1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2-3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2-5家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20个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3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基本建成‘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智慧城区,成为全国领先的综合应用创新示范基地,打造百亿级产值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发布会上,杨浦区吹响人工智能产业“集结号”,明确提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目标。
标杆机构千万元购房补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杨浦区域内已有近240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相关企业,其中今年以来的新增企业达到58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分布较为零散,尚未形成集聚效应。此番,杨浦区披露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围绕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应用场景、服务平台等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支持力度可谓“大手笔”。
对于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全国乃至全球标杆型机构,杨浦区将给予高达500万的开办费补贴、租房补贴和高达1000万元的购房补贴;对于领军企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研发投入经评估后予以10%的补贴,最高达到500万元。
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初创型企业,将有机会入驻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基地并获得6个月到3年的房租补贴;如果获得风险投资青睐,按照获得投资的金额,经评估后,有机会获得最高达500万元的投资后保障奖励。
对于平台型企业,杨浦区将按照平台企业年交易额的1%进行补贴,最高可达1000万元;对社会开放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杨浦区将给予最高600万元的奖励。
另外,杨浦区还提供普惠性的住房支持政策和投融资保障政策等。
打造AI及大数据创新加速基地
人工智能科研前瞻布局离不开政产学研全方位合作。为此,杨浦区深入推动“区校合作”,借力龙头企业。杨浦区与复旦大学及相关企业,共同建立了上海类脑芯片与片上智能系统功能型平台、上海大数据金融创新中心和上海智能产业研究院三大平台,通过调动高校、企业和社会资源,加速新兴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和升级。
此外,杨浦区正在布局不少于3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加速基地。位于五角场核心地段的原拖拉机内燃机厂,即将变身为上海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加速基地,一期面积为1.5万平方米,以把入驻孵化加速器内的“上下楼项目”变为“上下游项目”为产业生态培育理念,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成长加速服务。同时,鼓励相关区域内现有众创空间升级打造成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产业的专业、特色空间。
为人工智能产品提供应用场景
近日,家住控江路社区的居民发现,老小区里的设施一旦出现问题,还没等居民去反映,维修部门就已经主动找上门来处理了。而“通风报信”的正是分布在社区的7000余个传感器。
“好的政策不仅要制定更要落地。”谈兵表示。对此,杨浦区将牵头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数据和场景,并推动产业联盟建立。
杨浦区是上海建设新型无线城市的示范区,通过与东方明珠合作的“物联网大数据试验床”等项目建设,已在控江路社区投放了7000余个感知点,覆盖居民生活的15个领域。这是东方明珠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控江路社区量身定制的产品,旨在解决社区管理中的顽症和难题。它结合社区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需求,部署传感装置,比如门磁、烟感、无线摄像头、水质传感器、电梯运行传感器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管理行为提供依据和预警。目前,已经落地的包括烟感消防预警,实时监测高空抛物、餐饮店后厨,无人值守车棚,微信开门等智能应用20余项,实践效果显著。
在发布会现场,由东方明珠牵头,联合阿里、百度、腾讯、科大讯飞、富士康、华为、海康、大华、微软等企业宣布发起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联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