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区创新科技金融工作逐步形成多元化服务体系

2020年09月30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杨浦市人民政府 2017/10/15

创业难,资金不足是一大“拦路虎”。一项创业调查显示,有85.5%的创业者认为,“资金不足”是困扰自己创业的最大问题,认为“市场推广困难”的占62.4%、“自身能力不足”的占62.2%。显然,资金匮乏是创业途中的最大障碍。 近年来,杨浦围绕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科技金融功能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思路,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工作,逐步形成区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投贷联盟、创新金融产品、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在内的多元化科技金融融资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资金匮乏难题。 目前,全区共有各类科技型企业6000余家,比2010年增长40%;新三板和股权托管中心挂牌的33家公司中,有90%是科技类企业。杨浦科技金融创新工作助力科技企业飞速成长,在夯实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发展基础、推动创新驱动区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硅谷动力贷”牵手“蚂蚁雄兵” 小微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最难过的一道坎就是“缺钱”,资金链的断裂是它们“夭折”的主要原因,国内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为高科技企业服务的经验,对快速更迭的新兴行业的风险把控能力尚不成熟。 杨浦在建立金融服务体系中,借鉴“硅谷金融模式”,促进股权投资发展,由区财政拨款组建了规模达6亿元的一期、二期区政府引导基金,委托美国硅谷金融集团管理。一期区政府引导基金已投资大学生创业接力基金、鼎晖、IDG、创新工场等11家子基金,子基金规模达107亿元;第二期3亿元区政府引导基金也完成了对千骥医药、红杉资本等子基金的投资。 2012年8月,杨浦区政府协调引进投资10亿元的国内首家科技创新银行——浦发硅谷银行。按照相关规定,浦发硅谷银行开业三年内,不能经营人民币业务,无法直接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如何服务杨浦遍地开花的“蚂蚁雄兵”? 杨浦区金融办从硅谷银行的“投贷联动”模式获得启发,设计开发了“硅谷动力贷”金融产品:由浦发硅谷银行为企业提供投融资咨询,国内银行为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并与融资性担保公司共同承担风险。去年,“硅谷动力贷”帮助首批两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2300万元两年期贷款,并采取“债权先行,股权跟进”方式,协调基金公司为企业提供2850万元股权投资。 今年9月初,浦发硅谷银行正式启动人民币业务,陆续推出人民币账户服务、信贷和融资解决方案,借助硅谷银行国际化的人才团队,为更多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国内科技型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提供便利,助力杨浦推进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 整合“钱袋子”拓展发展空间 园区推荐项目、专业中介机构评估项目、政府搭建对接平台、多元金融服务配套跟进,杨浦在破解小微科技企业发展瓶颈、探索“雪中送炭”资本服务模式中,着力支持科技企业到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充分运用好投资机构等市场“钱袋子”的作用,为科技企业发展寻求一条全新发展之路。 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由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文标创办,在全国经济发展步伐放缓的大形势下,这家科技企业的订单却如雪片般飞来,符合绿色环保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的以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环保设备制造为主要业务的创新项目,在国内环保市场大显身手。在公司飞速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资金短缺的烦恼,在杨浦相关部门牵线搭桥下,“同臣环保”成功与“博信资本”和“大学生创业接力基金”开展了合作,融资金额超过4000万元。雄厚资本注入,促进公司研发出科技含量极高的产品推向市场,迅速打开良好发展局面。 无独有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曾阻碍高科技企业“新眼光”的发展。作为一家为医院眼科设备提供数字化服务的高新企业,上海新眼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初创阶段,即获得500万元天使投资支持;在发展期,杨浦区政府积极牵线搭桥,将“新眼光”融资需求与投资机构进行定向匹配,协调该公司定向增发400余万股,促进融资3000余万元;而在公司成长期,实施股权换贷款的方法,使“新眼光”获得300万元纯股权质押贷款,打通了直接融资的间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已有51家企业获得了投资机构11亿元的投资。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本区除了协调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外,还鼓励区内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仅今年前八个月,区内8家小额贷款公司就累计向小微科技企业发放贷款326笔、金额9.39亿元;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担保225笔、金额8.86亿元。 此外,杨浦还主动与上海、深圳等地的证券交易所对接,继续鼓励和引导区内中小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在“新三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场外市场挂牌。截至目前,杨浦共有上市企业1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8家、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5家。年内,还力争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争取新三板上市企业达到13家。 搭建“线上+线下”金融服务平台 “利用绿色环保产业,需融资200万元。”10月10日,杨浦金融港网站“企业动态”栏目内,发布了最新企业需求消息。这是杨浦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由杨浦区金融服务办公室联合上海信隆行投资有限公司打造、于今年1月28日正式上线的网上金融服务平台,线上汇聚各大银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各类投资机构以及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高效金融产品投资对接服务。 杨浦金融港“一融贷”项目专为企业打通贷款的快捷通道,投入使用三个月内,即实现24家企业线上对接金融服务。此外,“一融赋”、“一融淘”、“知识库”等项目还为企业提供打开进入资本市场的大门、创造与创业导师面对面的机会、普及金融基础知识等创业服务。据杨浦金融港运营主体——信隆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李堃介绍,目前该网站注册企业已达8700多家、经认证的投资融资机构850家,公司安排专人及时对接跟踪服务每一家注册企业和认证机构,成立至今已累计为近千家企业提供近3000万元的债权融资、10亿多元的股权融资对接服务。 6月26日,继年初杨浦线上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杨浦金融港正式上线之后,以推动线下互动交流、金融创新为主旨的综合服务平台——杨浦区科技金融联合会正式成立,《上海市杨浦区科技金融联合会章程》同步推出。该联合会为本区首家科技金融领域社团组织,是杨浦加强科技金融创新推出的又一重要服务平台。 去年底,上海市金融办与杨浦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努力将杨浦打造为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区。杨浦区在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搭建“互动、融合、创新、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切实推动杨浦区科技金融联合会发挥“投融生态圈、创新源动力、创业加速器”作用,营造更好的科技金融发展生态环境。 目前,在区科技金融联合会的推动下,“上市公司杨浦行”资本对接、项目评估及“投贷保”联动试点,及“设立杨浦区最具投资价值企业、最具潜力商业模式、高成长中小企业榜单”等工作稳步推进,通过较为紧密的跨界合作与交流,促进金融资本与创新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 10月22日,由区科委、区金融办、信隆行投资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的“双创活动周”在杨浦落下帷幕,短短四天内,举办了20多场形式多样的项目路演等投融资服务活动,有近3000人次参与,为区域内的企业和投资机构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对接平台。■周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