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浦重大项目建设助力经济创新转型跨越发展

2020年09月30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杨浦市人民政府 2017/10/15

9月30日,杨浦基础设施建设“双十”重大工程项目——中环国定东路下匝道新建工程建成通车;同时,另一个“双十”重大工程项目安波路(双阳北路-国定东路)“断头路”打通,通车后,将有效缓解中环线主线交通压力,疏导五角场及周边路网交通流量,促进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功能辐射加强、服务能级显著提升;10月初,杨浦区自主立项、自主管理、自主投资额最大的重点市政工程项目——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工程,按照预定计划稳步推进。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是改善新江湾城“南大门”区域枢纽节点交通压力的重大民生工程、带动区域周边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配套工程,更是杨浦区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重要举措;此外,大定海排水系统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全面发挥作用,惠民路(大连路-荆州路)道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车,北横通道、轨交18号线等多项重点项目工程正全力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已经成为杨浦区域经济社会飞跃发展的“撑杆”。五年来,杨浦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富有成效。期间,新开工的区重大工程项目共有78个、总建筑面积521.2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718.99亿元。五年来,全区竣工的重大工程项目共有66个、总建筑面积447.69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801.17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则以“提升、发展、外联、内畅”为重点,加快“补短板”项目建设步伐,为基本建成城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增强区域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及基础承载力发挥重要作用。五年来,杨浦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城区集聚和辐射能力增强。全区轨交网络由五年前的3线19站17公里,增加到4线25站23.7公里,线网密度从0.28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0.39公里/平方公里,对区域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五年来,民防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民防体系不断完善。全区净增各类民防工程总使用面积约43.8万平方米,人均民防工程使用面积约1.18平方米。五年中,全区新建10所应急避难场所。过去五年,在区委“基础设施补‘短板’、基础设施抓‘双十’,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指导下,区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克难奋进,努力克服种种不利影响,聚焦区域发展重点,强势推进各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功能凸现、内涵深化、产业集聚打下坚实基础。五年来,新开工的区重大工程项目共有78个、总建筑面积521.2万平方米。全区竣工的重大工程项目共有66个、总建筑面积447.69万平方米。其中,市政配套类的有长阳路拓宽工程、双辽支路辟通工程、大定海排水系统等11个。全区轨交网络由五年前的3线19站17公里,增加到4线25站23.7公里,线网密度从0.28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0.39公里/平方公里,对区域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经过努力,全区道路好路率由五年前的93.23%提高到94.4%。展望新的五年,围绕服务“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区”转型发展目标,杨浦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向更高的要求迈进:按照突出“重要项目、重要功能、重要区域”要求,遵循“竣工一批、在建一批、储备一批”开发模式,新的五年内重大工程项目计划安排58项,其中正式项目53项、预备项目5项。53项正式项目中计划开工32项、竣工40项(其中19项为五年内开工并竣工)。58项重大项目中,基础设施项目23项、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产业发展领域建设项目30项、社会事业性项目5项,分别占总量的31.0%、51.7%、8.6%。未来五年,按照“区域道路要明显通畅、越江交通压力要明显缓解、轨交网络要初步形成”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全力推动城区综合交通系统建设,形成覆盖更广、功能更强、系统更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一批批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一项项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优化了杨浦的发展环境,增强了区域综合实力,夯实了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为新时期杨浦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周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