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创让杨浦创新更丰富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杨浦市人民政府 2017/10/15

  文化产业包罗万象。对于杨浦区而言,依托复旦大学文博系、复旦科技园的“世华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等资源,打造一个科技、金融、文创企业和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云集的文创产业园,吸引优秀的艺术家、收藏家和收藏家携带艺术品和价值连城的古董来杨浦开办私人博物馆、艺术品会所和工作室,开创艺术品、古董可以拍卖、直销、出租、艺术衍生品、文物衍生品、艺术品金融等全方位的经营模式,无疑将成为杨浦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的一道风景线。

一、艺术品市场的现状、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收藏热:北宋、晚明、康熙盛世、晚清到民国初年、当代(上世纪80年代至今)。

第5次收藏热持续了将近30年时间。但是,2011年下半年以后,受到全球经济、中央反腐和八项规定、网络购物的兴起以及艺术品市场自身存在的赝品泛滥、恣意炒作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艺术品市场进入了长达近五年的持续低迷状态,市场面临着重大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国家层面正在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标准、法律法规和政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等正处于抓紧修订过程中,今年2月2日,文化部出台了《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对于艺术品市场的规范经营起到了良好的约束效果。

另一方面,各类市场主体也纷纷在探索、寻求商机。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第三届艺术互联网大会上传出信息,艺术品与科技的结合、网络的结合、金融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成为未来艺术品市场的主流趋势。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些机构和企业都在探索艺术品鉴定、评估的难题,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当解决了艺术品的“真伪难辨、价格难定”等突出问题以后,随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艺术品被筛选、被集中,必将引起资本的追逐,引发新一轮的收藏热。中国历史上第6次收藏热呼之欲出。

二、复旦科技园“世华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出现将改变中国收藏的现状,也是杨浦区的重大机遇。

今年年初,上海世华民族艺术瑰宝回归基金会和复旦大学科技园共同建立了“世华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上海世华民族艺术瑰宝回归基金会是经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于2009年设立,基金会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管,由上海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局业务指导,是国内第一家集文物和艺术品征集、收购、收藏、鉴赏、展览、培训及组织各类艺术活动、推广、投资、传播、交流为一体的专业性机构,坚持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艺术珍品,培训艺术品收藏、鉴赏和投资”为宗旨。

世华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中心,作为上海世华民族艺术瑰宝回归基金会的下属机构,是集民间文物艺术品数字化科技鉴证、修复、保护、技术研发交流、培训、古建筑保护修复、专业储存、展示交易及大学生创业孵化的全产业链平台。

世华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中心的民间文物艺术品数字化科技鉴证部是全国第一家采用“专家团队+科技鉴证”方法对民间文物艺术品开展鉴证、并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机构。它的成立将对改变民间文物艺术品“真假难辨”现象起到引领作用。

因此,如果杨浦区政府能够紧紧抓住这一重要良机,出台相关政策,腾出闲置的旧厂房、园区等,吸引全国的私人博物馆、古玩商集合,通过“世华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中心”筛选出成千上万价值连城的古代艺术品真品,供大量的科技企业(3D、VR/AR、互联网)、金融机构、文创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开展出租业务、开发文物衍生品和艺术品金融业务,推进“文化+科技+金融”跨界融合,将形成私人博物馆、文创园云集,文创产业繁荣的新局面,带动杨浦经济社会发展等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促进就业,促进区域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升。对国家文物保护事业、全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也将作出重要贡献。

三、具体建议:

1、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梳理出一些适合作为私人博物馆的地块、楼宇,引进私人博物馆,与复旦大学合作,建设一家大型的“杨浦文创园”,同时建立“杨浦文创网络平台”,连通各个博物馆、文创园、企业、机构和客户。

2、鉴于目前国内外只有“世华保护修复中心”一家对民间文物开展鉴证工作的官方机构。规定所有享受优惠政策并在“杨浦文创园”网络平台上运作的藏品都必须得到“世华”的鉴证并纳入可追溯系统。

3、出台“科技+艺术品+金融”的政策,鼓励区内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对系统内“杨浦文创网络平台”上有价值的文物开展深入研究、开发、应用,促进文物艺术品经济价值、文物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的充分挖掘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上海、全国的文创产业发展贡献“杨浦经验”。

4、民间文物信息集中以后,实际上将形成一个具有丰富藏品的“民间故宫”。其中的展品数量和等级将不亚于两岸故宫,有的甚至可以填补历史空白。因此,建议与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大英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开展合作,研究、开发文物资源。比如,引进台北故宫的文创团队,开发文物衍生品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