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杨浦区睦邻文化节活动于9月2日下午在杨浦大剧院精彩呈现,近600现场观众和188000+线上用户同步欣赏了一台由歌曲、舞蹈、小品、默剧,以及互动问答等形式组成的雅俗共赏、充满正能量的文化盛宴,兴起一股睦邻礼让的社区新风。
2018杨浦区睦邻文化节
2018年杨浦区睦邻文化节由区文明办、区社建办、区文化局主办,东方卫视中心、区文化馆承办,区投控集团、各街道(镇)、文化中心协办,深耕“睦邻”再次出发,以睦邻文艺节目为主体,以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创建提升、惠民政策互动为框架,突显“睦邻家园阖家欢,文化惠民大冲浪”主题,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东昌,副区长李雅平,市文明办活动指导处,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社工委、区社建办,区文化局,区投控集团相关负责同志出席。
演出节目精彩荟萃
本届睦邻文化节的演出,把独唱、合唱、舞蹈、小品、默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相融合,并通过腾讯网络直播,为杨浦市民奉上了一台文化大餐。
演出由欢快的歌舞表演《白兰花儿》拉开帷幕,白兰花开的记忆讲述了老上海独有的芳华。《妈妈咪呀》节目优秀选手朱静芬深情演绎歌曲《亲密爱人》,从杨浦区各街道镇征集的一百多张邻里乡亲的笑脸照片在大屏上滚动,现场沉浸在邻里互爱的温暖中。《妈妈咪呀》节目优秀选手任吉演唱的《心动》,对为了睦邻家园建设辛勤付出的人们表达了无尽的爱意,现场气氛愈加温暖感人。在杨浦大街小巷广为流传的广场舞《邻里之间》也在演出中再次呈现。
除了温情的歌曲,杨浦区文化局还特别邀请到东方卫视《笑傲江湖》人气选手“活宝兄弟”孙欣博、范艺和“默剧小子”张霜剑分别为大家带来小品《楼道风云》和默剧《生日》,通过小小楼道里的家长里短和空巢老人的晚年新生活反映了具有当代都市特征的和睦邻里关系。群舞《老宅情深》不仅获得2017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新作奖”的殊荣,更是为2018睦邻节活动现场增添了邻里和睦、温馨家园的风采。
互动问答赢取红包
“2018杨浦区推出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功能创建,要打造多少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
“在延吉社区第一睦邻中心有一座‘记忆馆’,里面六十多件年代的展品和精致的老物件,请问这些展品的来源是?”
“最初作为杨浦区推行居委会‘全岗通’工作模式的信息支撑系统,现在为对居民开放,居民在家通过手机就能办事的便民服务平台的名字叫什么?”
这些都是在2018年杨浦区睦邻文化节文化惠民互动问答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现场观众踊跃参与到活动中,气氛热烈。而题目都取材于杨浦民众可能非常熟悉、但又记忆不太确切的地理人文小知识,以及关于杨浦睦邻家园和文化建设的相关小情报。
现场的观众根据座位分成三个阵营,分别对应红黄蓝三个队伍,台上答对问题的队伍,该阵营观众可扫码进群赢取红包。主办方希望通过文化惠民互动问答的形式,加深民众对杨浦的了解,让睦邻家园和文化惠民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60平方公里60睦邻中心
近年来,本区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精神,落实区委关于全面推进睦邻家园建设的要求,做大做强“睦邻”品牌,连续三年成功举办睦邻文化节,睦邻文化节业已成为居民群众熟知的文化品牌活动之一。
杨浦的睦邻家园建设在2018年收获了喜人的成果,申报了“长三角城市治理最佳实践案例评选”。在杨浦60平方公里的辖区内,60个睦邻中心作为“创新型综合文化活动室”,也为杨浦民众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
除了硬件建设,我区为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市区两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项目大幅度向居委文化活动室倾斜,“百姓点单我配送”,截至8月底仅区级配送就达850余场,包括文艺演出、文化讲座、展示展览、特色活动和文艺辅导等各种形式,出行不便的老人们也能够在自家门口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有市民介绍“那个时候我们居委会干部就问我,我们建立一个越剧班,你愿意做这方面的志愿者吗?我马上接下来了,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在社区里面为广大爱好越剧的姐妹们服务。唱响越剧,传承文化,快乐健康。”还有市民表示“以前我们都只能在家上上网,腰椎劳损心发慌,现在我们做做手工跳跳舞,吹吹笛子听听戏,不仅文艺素养提高了,身体也好了,吃嘛嘛香了。”
睦邻是内核,诠释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归属;文化是载体,承载建设睦邻文化的路径和形式。其核心是“团结人、凝聚人、感召人”,通过建设睦邻文化,杨浦区努力构建“敦亲睦邻、守望相助”的和谐关系,发挥睦邻文化浸润辐射作用,为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建设做出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