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市商务委共同发起和指导,杨浦区人民政府主办,各区文广局和商务委联合参加的文商融合项目“2018年上海艺术商圈”启动仪式暨开幕演出在五角场合生汇商业广场举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于秀芬,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坚钢,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敏,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罗毅,杨浦区副区长徐建华,上海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等领导出席。
启动仪式现场,全市15个区的商圈代表被授予“合作商业企业”的铭牌,同时拿到的还有汇集了近400台节目的“勾选菜单”。
上海交响乐团为现场的观众奉上了一场融合中外名曲的音乐会。
2018上海艺术商圈缘何选择在杨浦五角场合生汇启动?
创新杨浦正在打造创新文化承载区,着力打响以“信仰之源”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以“创新创业”为特质的海派文化,以“三个百年”为底蕴的江南文化。
五角场是创新文化的缩影。在陈望道旧居,可以重温《共产党宣言》,崇树信仰之源,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在大学路,无论是创智天地大型创业社区还是诸如bilibili等互联网文化企业,依托“科创+文创”,正在成为孕育新兴文化最活跃、文创原创动力最持久、文化创新创业最容易成功的地方。在遍布周边的复旦、同济、财大等一批一流大学,都在传播“百年大学”书香文化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在旧上海市政府大楼、旧上海市图书馆、江湾体育场等“大上海计划”建筑群,表达了独具匠心的城市历史。
五角场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无限时尚活力,是文化地标的交汇地,引入了“上海艺术商圈”的合生汇,正是城市文化的大客厅。
2018杨浦的艺术商圈有何新招?
2017年,杨浦的合生汇商业广场和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纳入全市“2017上海艺术商圈合作商业企业”名单。共举办活动24场,其中手工体验类6场,演唱会、音乐会、歌舞秀9场、亲子互动类9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市民的广泛欢迎。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获得了“2017上海艺术商圈优胜单位奖”这一殊荣。
今年,杨浦新增中原城市广场、宝地广场、上海悠方、君欣时代广场、百联又一城、东方渔人码头、上海星汇广场等商圈参与“上海艺术商圈”,扩容到了9家商业企业。从南到北,涉及杨浦滨江、控江路商业街、大连路总部集聚区、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新江湾城国际社区等区域。能够让不同区域的百姓都能享受到商圈搭台、文化唱戏的便利。让广大老百姓在选择琳琅满目的商品的同时,都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使得公共空间里的购物环境、人文服务和品牌制造都成为城市氛围营造的亮点。
在政策支持上,政府的补贴投入将不止翻一番,将支持商家举办系列化展览展示、近景演出、艺术导览、手工体验、亲子互动、魔术杂技等艺术项目。在剧目选择上,更将导入经典、传播人文,形成体现杨浦创新特质的特色菜单。在红色文化方面,将展现“国之当歌”“真理的味道”“种子精神”“90后护理团队”等具有城市温度的杨浦人文精神。在海派文化方面,将启动“百部穿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创新文化作品征集令,通过艺术商圈共同征集百部创新文化作品,共同听见杨浦、看见杨浦、讲述杨浦,并在商圈这一城市文化大客厅展演展示杨浦创新创业新貌的不同艺术形式原创作品。在江南文化方面,将发挥杨浦书画大区的资源优势,开展非遗传习,以文化的内容、科技的手段,表达有雅韵的江南文化。在创新文化方面,将结合杨浦高校多、年轻人群多的特点,将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元素,以最新鲜、最创新的原创作品在城市文化大客厅进行展示。
相信融入了多元文化的特色菜单,可以有效提升杨浦商圈的文化艺术氛围,充实丰富杨浦购物和杨浦文化的品牌内涵,满足广大市民多元化文化需求。
杨浦的艺术商圈以什么为支撑点?
依托环同济设计圈,杨浦正在服务做强一批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设计企业,形成放大集群规模效应。杨浦联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等,建设“N-ICE 2035”即面向2035年的“创新、创业、创造”社区未来生活的原创街区。杨浦还支持举办“世界创新创业博览会”,打造全球“科创+文创”互动平台,建构共创型全球双创社群。
杨浦在延续全市“一店一策”自主勾选基础上,还将对各类节目进行指向性主题配送。通过完善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网络,将建立“百姓喜欢我配送”平台机制,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区文化主管部门将根据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平台上商家周边社区居民的点单情况,通过大数据积累,向商家推荐剧目。让各种艺术都能在“上海艺术商圈”这个公共平台上以老百姓最喜欢的形式进行展示,也让老百姓从随意驻足观看到追随各大商圈欣赏,更好地让艺术商圈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大客厅。
杨浦还将加快建设一批根深传统、面向世界、拥抱未来,展现杨浦文化标识度的特色品牌,着力培育杨浦文化大融合的新动力、厚植杨浦文化大发展的新优势、构筑杨浦文化大繁荣的新格局,全面提升杨浦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向往。
杨浦热忱欢迎更多怀有文化强国理想的优秀文创企业来创新创业、大展宏图,也欢迎更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文化团队参与“上海艺术商圈”和杨浦文化建设,让文化穿越广场、商圈和城区,更好地融入人群、美化生活和滋润心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