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保山吹响五网建设5年大会战号角

2020年09月27日 10阅读 来源:保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6/2/29

“十二五”以来,我市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57.4亿元,为“十一五”时期的3.8倍,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极大缓解。2015年11月18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五年大会战的实施意见》。11月27日,我市召开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5年大会战动员会。随着2016年1月20日《关于推进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五年大会战的实施意见》的正式印发,我市吹响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5年大会战号角。  

先行先试,“五网”花红果硕

近年来,我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在前列,着力打造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五大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根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释放保山地处彩云之南滇西要塞的区位优势。  

交通运输能力水平取得明显进步,五年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保山至腾冲、龙陵至瑞丽高速公路顺利建成通车,昌宁县城至耈街、习谦至昌宁、龙陵至腾冲、施甸县城至链子桥、腾冲至泸水段、六库至曼海桥段、腾冲毛家营至陇川章凤等7条政府性还贷二级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昌宁大田坝至链子桥二级公路BT模式建成通车,国道G320线保山境内段、施甸七〇七至龙陵龙山卡红色旅游公路等一批国省道干线稳步推进,114公里县道改造工程、369.4公里通乡油路及4948.2公里建制村通畅工程等农村公路改建工程已顺利完成。  

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全长134.6公里,其中保山境内25.4公里,项目于2008年正式开工建设,现总体工程进度完成60%左右。大瑞铁路中保山境内90公里,重点控制性工程怒江特大桥、高黎贡山隧道进口于2014年8月开工实施,现已实现全线开工建设。保山至腾冲猴桥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保山至云县、保山至泸水铁路进入省相关规划。至“十二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300公里,较“十一五”增加1588公里。全市3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72个乡镇均通沥青或水泥路,913个建制村公路通达率100%、通畅率87.5%;开通客运班线569条、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建制村班车通达率92.8%,水运通航里程463.7公里,水运条件得到改善。保山拥有两个支线机场。“十二五”期间,保山和腾冲机场旅客吞吐总量由“十一五”末的62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末的85万人次。保山机场完成跑道加辅、3个停机坪建设,有直通保山——昆明、保山——北京航线,联通广州、上海2个省外城市。腾冲机场完成二期改扩建、航空口岸机场前期工作,工程顺利推进;腾冲机场已开通昆明、成都、重庆、广州、北京、上海等13条航线。通用机场已完成《昌宁通用机场场址论证报告》《昌宁通用机场选址报告》编制工作。“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民航建设投资3.34亿元。  

全市累计完成能源投资104亿元,年均增长24.5%。全市电力装机总容量达192.8万千瓦,比“十一五”末增加93.7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是“十一五”时期的1.45倍。预计全市发电量65亿千瓦时,年均增长5.4%。国家累计投入农网升级改造工程44.1亿元,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2倍,农村一户一表覆盖率达到100%,无电人口通电问题基本解决。形成220千伏骨干电网辐射县(市、区),并与省网相连,35千伏电网覆盖全市乡镇,保山电网建设大大加强,供电保证率、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用电量5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4.6%。中缅油气管道及保山支线建成投运,保山中心城市在全省率先用上中缅管道天然气,到2015年末,累计利用中缅管道天然气达480万立方米。四县(市)支线及城市管网建设全面推进。  

我市累计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0041件,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较“十一五”增幅为262.7%。累计解决65万人的引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县级以上城市已建成自来水厂8座,城市供水管网总长约1231公里。污水处理设施和排水系统不断完善,全市6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污水处理能力每日达到11万吨。县城和县城以上污水处理率达80%。  

目标明确,1619亿惠及民生

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市委、市政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五年大会战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五年大会战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实施“五网”项目296项,总投资1619亿元,续建65项,新建226项,开展项目前期工作44项。到2020年,初步形成互联互通、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五大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瓶颈”制约情况基本消除,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有效支撑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内畅外通的路网。全市公路实施重点项目48项,投资645亿元,五年大会战期间完成520亿元,里程达到142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总里程400公里、乡乡通二级比例达80%以上、村村通硬化达100%的目标,室内干线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明显推进。水路方面,实施重点项目3项,完成投资2亿元,內河航道里程达到540公里。铁路方面,全面推进大理—保山—瑞丽、保山—腾冲—猴桥“人字型”铁路主骨架建设,积极申报争取保山—六库、保山—临沧云县铁路进入国家规划盘子并启动建设,全面形成保山“一进四出”“大字型”铁路运输网络体系。确保大理到保山铁路2020年建成投入运营。  

高效快捷的航空网。实施重点项目13项,投资61.1亿元,按照“两场一基地”布局,全面完成保山及腾冲机场改扩建、口岸机场申报及实施、机场跑道延长线等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工作,全市支线机场通航保障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全面推进隆阳、昌宁等各县(市、区)通用机场建设实施工作,保山作为全省通勤通用航空基地的地位得到明显体现。积极开辟客源市场,确保全市航空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长,到2020年全市旅客吞吐量达到300万人次以上。不断加大航线开发力度,到2020年,开通国内航线30条以上,国际航班不低于2条。  

优质安全的能源网。重点实施87项,投资321.5亿元,包括清洁能源基地、安全高效智能电网、区域性电力互联互通枢纽、天然气利用试验示范区等。能源工业增加值达100亿元,一次性生产总量570万吨标准煤左右。电力装机容量446万千瓦,建成覆盖全市、辐射周边、延伸至缅甸北部的区域电网。  

安全可靠的水网。实施重点工程96项,投资133.8亿元,包括水源工程网、城镇供水工程网、农村供水工程、农田灌溉渠系、污水处理网等工程。  

共享高效的互联网。实施重点项目40项,投资128.3亿元,建成孟中缅印信息走廊“数聚”中心,云南大数据服务核心示范区、滇西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推进“宽带保山”建设,协调推进光纤入户、3G/3G/5G网络,“光进铜退”和网络双向化改造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高网速。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 所有这些重大项目,都与普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惠及千万老百姓的工程。  

五年会战,统筹协调前景阔

《意见》同时还明确了推进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五年大会战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并就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进行了分解,具体落实到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  

未来五年,我市将围绕具体目标任务,采取具体措施,实现新的跨越。抓规划执行,向国家、省的规划汇报衔接工作,力争我市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相关方面“十三五”专项规划盘子,注重各专项发展规划之间的协调统筹工作,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抓项目推进,提速前期工作,简化审批程序,狠抓项目开工。抓资金筹措,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充分释放社会投资积极性。同时抓征地拆迁、成本控制、要素保障、质量安全。  

随着“一带一路”构建长江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使我市在云南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中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得到了更多释放与拓展。当前,我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保腾高速公路龙江特大桥5月1日即将正式通车,作为我市交通网络的标志性工程,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已经吹响了我市打响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5年大会战的号角。作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开发的前沿,我市以交通运输事业为主的各项任务任重道远。如何使保山从云南的边缘和末梢,变为开放前沿和枢纽,路在脚下,保山人有信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