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腾冲县殡仪馆30年
这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这是我们陌生的、甚至是刻意疏远的一群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在常人不愿久留的环境里,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用爱为生命送行,用青春为生命送行,用最真诚的服务守护着每一朵生命之花的最后绽放。他们就是被称为“与死人打交道”的腾冲县殡仪馆的殡仪师们。
腾冲县殡仪馆原名腾冲县火葬场,于1976年在腾梁路距县城9公里处的石头山筹建,2002年搬迁到距县城10公里的侍郎坝村的大坡凹处。30年来,他们在这个让人“敬”而“远”之的行业,用一个赤诚胸怀,冲破各种世俗偏见,毅然投身殡葬事业,逐年提高了火化率,为推进腾冲殡葬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心无旁骛的执着坚守殡仪服务
腾冲县殡仪馆现有编制6人,在册8人,编外5人,共13人,其中女殡仪师有2人。13人中,除了去年8月退伍转业刚来的小许和小刘外,多数都已经在殡仪馆干了30多年,像谭馆长和殡仪师肖师傅、韩师傅等人更是从火葬场成立到改建殡仪馆坚守殡仪服务已经34个春秋。
说起殡仪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火葬场,还有遗体火化时飘着青烟的大烟囱。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大烟囱已成为历史,但人们对死亡的忌讳与恐惧并未改变,对常年与遗体打交道的殡仪师,依然有着“保持距离”的心理,甚至还有某种偏见。“我们工作地点离城远,交通不便,再加上我们常被外人看不起,所以朋友少,圈子小,连谈婚论家都难,许多人都是年纪大了才找到对象的,我还好找了个同行”。谈起30多年殡仪师工作,谭馆长指着爱人尹大姐这样对记者说到。“特别是在悉心为丧属处理好每一件丧事后,我常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对得起生命,对得起自己,特别是有丧属来感谢时更觉得我们的事业关荣而伟大”。谈起23年殡仪师的工作,年近50岁的陈师傅微笑着这样解释自己的坚守。
30年弹指间飞逝,说短很短暂;30年少年成白发,说漫长也很漫长。在谭馆长等第一批腾冲殡仪师的带动感染下,2013年8月,22岁的年轻女孩小许和27岁的少年小刘又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继续了腾冲殡仪师这份职业的坚守。
以真诚优质的服务为逝者保留尊严
殡仪馆是一个为逝者送行的地方,亲人在这里大都非常悲痛。因为痛失亲人,他们的情绪都处在悲伤中,稍微一丁点的差池,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有些丧属更是无理取闹,把失去亲人的悲痛发泄在殡仪馆员工的身上。“我们惟有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真诚地做好服务”30年来,谭馆长和他的团队们一直在这样努力着。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丧属的悲痛,多年来,谭馆长和他带领的殡仪师们馆始终坚持“丧属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一方面实行各项殡仪管理和服务制度上墙,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另一方面从一言一行做起,在细节上下工夫,通过细节让丧属感受到真诚,让丧属“伤心而来,满意而归”。再一方面坚持一年365天,天天24小时昼夜值班,不仅向社会公布了值班电话号码,还为值班电话加配了手机1部,保证了24小时可以随时承办各项殡葬殡仪服务业务。同时还因为临近的梁河、盈江、陇川等地现在还没有殡仪馆,当地政府和群众也时常会电话联系谭馆长他们协助处理殡仪事务,馆长等人也从没有拒绝过。无论县内距城多远,无论白天黑夜,只要电话一响,谭馆长总是带领他的殡仪师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承诺兑现在每一年365天的每一天24小时中,受到了丧属的好评。
以殚精竭虑的追求强化硬件设施
人生的一大悲痛莫过于亲人的逝去,作为与亲人作最后道别的殡仪馆,它也成为一个抚慰丧属心灵创伤的地方。为尽力安慰丧属,殡仪馆还主动从馆内的硬件设施入手,加快火化速度,布置场馆,竭尽全力丧属营造了一个缓冲心灵创伤的和谐平台。
腾冲县殡仪馆原名腾冲县火葬场,于1976年在腾梁路距县城9公里处的石头山筹备建设,1982年建成投入使用,1985年改名为腾冲县殡仪馆。2001年7月25日,根据县委、政府,决定殡仪馆搬迁,2002年11月15日开工建设,建设火化车间、悼念厅、冰冻室、洗尸间、骨灰寄存室共450平方米。办公宿舍楼房520平方米,餐厅80平方米,车库80平方米。为减少丧属等待的忧伤,2003年,殡仪馆向江西火化炉设备厂购买yQ--3000型火化炉两台,2009年又向江西火花设备厂购买一台拣灰炉和改造一台平板炉。同时,还于2009年新建了一幢198平方米可以安放440个骨灰格的寄存室,新建了一幢138平方米的家属休息室,并于2012年8月拆旧重建了餐厅宿舍254平方米。
火化速度的提高,环保的保证,再加上丧属休息等待区的改善。现在,常让丧属来了在等待的时间里心情逐渐得到缓和,更让陪同丧属来的朋友没有了惧怕的心情,时常在休息区等待时就开展了娱乐活动或酣然大睡。前两天,陪同老赵一起来为离世父亲办理殡仪服务的朋友们就在那开展一场兴致勃勃的酒会。
以默默无闻的奉献甘当幕后英雄
作了奉献,成了英雄,有的嘉奖,有的登上银屏,更有的受到提拔重用。但腾冲殡仪馆的殡仪师们,每次危难后虽然没有受到表彰奖励,没有登上银屏观众眼中,但他们同样是英雄,同样在危难时刻舍弃家人,舍弃荣誉,默默地无闻的奉献进事业中。
去年春节的界头消防官兵车祸时,他们年夜饭也没忙得来回家吃过,只到初三上午才回到家中。今年春节的猴桥枪击案时,谭馆长他们好多都是正准备和家人开吃年夜饭,也是接到通知丢下碗筷一路奔赴了工作,直到初二凌晨12点才回到家里。
正是在坚持这样常人不能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中,在这样常人略带歧视的眼光中,谭馆长带领他的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好了奉献,恪守好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推动了腾冲殡葬制度改革的深化,火化率逐年得到了提高。腾冲殡仪工作得到了县委政府的肯定,群众的满意,作为服务窗口单位一直保持着“零投诉”的信誉。[梁昌吉 范明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