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争当全省“四个排头兵”

2020年09月27日 10阅读 来源:保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5/11/11

在“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大讨论活动中,昌宁县紧扣市委提出的“四个如何”要求,围绕市委对昌宁“争做中心、勇立潮头”的发展定位,通过客观分析研判和系统谋划部署,制定了《昌宁县‘比学赶超’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坚定跨越发展信心,凝聚跨越发展共识,汇聚跨越发展力量。日前,昌宁县委书记苏格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昌宁必须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思想意识,要全面深入的比、持之以恒地学、坚定不移地赶、奋勇争先地超。”  

苏格非表示,昌宁要争当全省“四个排头兵”。一是争当全省农村综合改革排头兵。以“五行动”为抓手,总结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公路建设、土地确权登记等领域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统筹城乡发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等领域改革,积极主动作为,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全力争当全省农村综合改革排头兵。二是争当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排头兵。坚持“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三产兴县”发展战略不动摇,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联动发展,实现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力争当全省产业转型排头兵。三是争当全省精准扶贫排头兵。以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为抓手,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瞄准特定对象,实施精准扶贫,全力争当全省精准扶贫排头兵。四是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突出千年茶乡和田园城市两张名片,推进右甸河、枯柯河、澜沧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和水源地保护力度,深入推进“绿化荒山行动”,完成新植造林15万亩,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60.93%以上,林木绿化率达67.39%以上,全力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苏格非介绍,下一步,昌宁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着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中率先取得突破,走出一条推动发展、特色鲜明的改革路子。坚持招商引资、借力发展的思路不动摇,着力引进符合实际、利于发展的项目、资金和技术,把昌宁建设成为外商投资的乐土、产业发展的洼地。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集群、三产抓突破”的发展思路,着力在优化布局、改善设施、增加投入、科技创新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2015年的37:36.8:26.2调整为29:41:30,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着力推进扶贫攻坚。县级财政投入1亿元资金,实施扶贫开发整县推进战略,全面落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区分类别,定向施策,着力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能力提升六大扶贫项目。力争到2018年,实现贫困县、6个贫困乡、42个贫困村整体脱贫摘帽的目标。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按照空间拓展、功能完善、管理精细、品味提升的要求,挖掘田园风光、人文历史等文化底蕴,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综合管廊建设等项目,将县城打造成为旅游的目的地、经济的聚焦点。加快乡镇中心集镇建设,积极发展山区特色小镇,构建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集镇为骨干、特色集镇为支撑的特色城镇体系。稳步推进柯街卡斯一体化试点建设,重点实施好连接芒赖核心区、两镇大通道和卡斯整乡推进、柯街公共澡池等建设项目,努力把柯街卡斯片区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次中心。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抓实“六个严禁”和“为官不为”、“不严不实”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复发反弹,着力改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以优良作风推动实践、促进工作、成就事业。(吴再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