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强基础 激活力 增实力 聚民心——龙陵县镇安镇小田坝村基层党建纪实

2020年09月27日 10阅读 来源:保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08/3/12

初春时节,走进满目葱绿的小田坝村,扑入眼帘的是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一片片青青的麦苗生机盎然,一块块绿油油的茶园新芽滴翠;掩映在青山碧水间的一个个小山寨村庄道路规整硬化,房舍粉刷一新,厨房电、气做饭……

地处凉冷山区的小田坝村共有6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418户1768人,耕地面积2242亩,茶园面积3600亩,以粮食、茶叶生产为主。去年,该村被列为市县基层党建示范点,围绕“固本培元,让基层党支部硬起来;强筋壮骨,让党员素质强起来;倡导新风,让阵地功能多起来;创新载体;让发展路子宽起来”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思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为载体,以创建“五好五带头”党支部为目标,以“支部+协会+公司+基地+农户”为发展模式,在巩固提升粮食生产的同时,依托民营企业小田坝茶厂做强做大茶叶产业,大力发展草果种植业,立足保龙、保腾高速公路立交区的优势,着力发展特色旅游和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路子,促进新农村建设。

该村党支部着重抓了八方面的创建工作,即健全领导班子、抓好队伍建设、完善党内制度、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程、加快小康建设、全面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抓好党员电化教育、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村“两委”换届中实现了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两委”成员中有技术员、农艺师技术职称的4人,是一个思想作风正派、有开拓进取精神,发展思路明确,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领导班子。小田坝村党支部率先在全县村级党支部中设立了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制定了村干部廉洁自律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党员“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双培双带”、第一系列规章制度;在37名无职党员中设立了政策宣传岗、民意收集岗、村务监督岗等19个岗,让无职党员成为“四个文明”建设的带头人;成立了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义务进行护村巡逻、矛盾纠纷排查处理等工作。推行党员“一帮一”、“一助三”、“十户一体”等帮带活动,全村有帮带能力的67名党员与100多户贫困户结为帮扶对子,为他们提供科技、物资和小额信贷担保等服务,帮扶户每户都有1至2个致富项目,逐步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富裕生活。

村“两委”坚持每季度举行一次村情发布会,村两委成员轮流作为村情发言人,定期向村民发布一个季度的村党务、政务、财务办理情况,并对搜集的有关意见和建议给予解答,同时安排下一季度的重点工作。村情发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党员大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村务公开栏、明白纸等。把“我写你看”式的墙头公开转变为“你点我答”的“点题公开”。村情发布会成为凝聚民心的重要载体,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由于保龙、保腾高速公路都要经过小田坝村,对筑路工程占用村民的耕地、住宅等问题是村里的热点、难点。为解决好这件事关拆迁户利益的事,村支书范玉龙先是召开各种会议定下土地划拨、拆迁补偿的基本原则,然后召开村情发布会,接受群众的提问和质询,实行“阳光操作”,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安定了民心,保证了重点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村支书范玉龙介绍,小田坝村在基层党建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党建中,并建立长效机制,开展了“七个一”活动,即设立一个永久性廉政文化宣传栏、开展一次村干部廉洁承诺活动、建立一套保障村干部廉洁自律的管理制度、制作一批廉政文化宣传标语、推行一个村情发言人制度、推荐几本(份)警示教育读物、放映一盘廉政文化光碟。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丰富了基层党建内涵。

我们来到村民杨杰昌的宅院,院子里年味依存,房屋上张贴(挂)着的春联、年画、中国结和大红“喜”字氤氲着喜庆的气氛,年过60的杨大妈喜滋滋地说,“大年初六为儿子办了婚事,今天一大早小两口到儿媳家回门去了。我儿子能娶上媳妇全靠范支书的帮扶。孩他爹几年前生病去世了,我和儿子相依为命,生活过很艰难。是范支书把我儿子招进茶厂当工人,每月收入1000多元,茶厂扶持我家种了4亩茶,去年就有收益了,家里添置了家用电器,儿子买了摩托、手机,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转,党组织没有忘记贫困户,我打心眼里感激范支书。”

2003年,范玉龙以48万元购买了村办小田坝茶厂,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更新了制茶设备,整合了3个茶叶初制所,招收60多名村民进厂务工,年产干茶150多吨,创产值500多万元,并在厂里成立了党支部,把基层党建延伸到产业链上。几年来,范玉龙投入无偿资金43万余元扶持村民发展茶叶生产,小田坝村提前一年实现了人均2亩茶园的目标。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16元中来自茶叶产业1249.92元,占62%。今年,小田坝村计划在稻田上种植茶叶1000亩,在山坡上种植草果800亩,实现人均3亩茶园、1亩草果的目标,夯实村域经济基础。

为了让党员素质强起来,村党支部组织实施了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和村组干部;党员带头自己致富,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培双带”活动。每年坚持举办种养加工业科技培训班20多期(场),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使每户村民有了1至2名掌握了1至3门实用生产技术的劳动力。几年来,有9名致富能人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11名“能人党员”走上村组和新经济组织的领导岗位。女青年李艳芹2002年从保山财校毕业回乡扎根农村创业,参加了中央、省农函大的茶叶专业学习,取得了“绿色证书”。小李将掌握的科技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种植的20多亩茶年创产值3万多元,去年加入了党组织后,主动承担起向群众普及推广茶叶种植新技术的义务,走村串户到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科技服务,被群众称为家门口的“农艺师”。

按照“用先进思想教育农民、用致富技能武装农民、用法律法规约束农民、用社会公德提升农民、用传统美德净化农民”的指导思想,村“两委”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村里筹资2万多元为党员活动室购置微动、映视设备和文化科技光碟,实现了“有活动室、有电教设备、有书报学习材料、有宣传栏、有广播、有党旗”的“七有”目标。以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阵地,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开展政治形势教育、观看实用技术和廉政文化光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组建了一支农民企业余文体活动队,坚持常年开展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小田坝村依托绿色产业开展了以村庄道路硬化、吃水清洁化、厕所卫生化、垃圾粪便处理无害化、人居环境绿色生态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在政府30多万元项目资金的拉动下,群众筹资70多万元、投工投劳8000多个,建设安居房、改扩建村庄道路、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出现了寨寨有工程、户户建新家的热潮。全村14个村民小组实现了通水、通路、通电,村庄道路弹石、沙石化,每户农民硬化了一块院场,建成了村卫生室、文化室、党员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场。小田坝村走出了一条作靠党建促发展,凝心聚力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