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决战“十三五”脱贫攻坚冲刺阶段的第一年。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在识贫减贫、机制完善、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督查问效等方面精准发力,圆满完成9个贫困乡80个贫困村6.25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全市脱贫攻坚首战全面告捷。
坚持改革创新,资金投入力度空前。2016年,市级财政投入达到3036万元,为2015年864万元的2.84倍。实施金融扶贫,与农发行争取到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指标39.55亿元,到位23亿元,获农发行国家中长期易地搬迁贷款资金12.8亿元。创新融资方式,与浦发银行设立浦发扶贫基金100亿元(优先级浦发银行资金70亿元),到位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建设基金4.9亿元。落实到位中央和省级专项扶贫资金17.29亿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3.82亿元,易地搬迁专项资金9.27亿元,省级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2亿元。落实到位上级各类扶贫资金总计128.29亿元,为年度目标的428%,到位扶贫资金是2015年的7.59倍,是“十二五”到位资金的2.62倍。
坚持精准对象,识贫减贫进出有据。严把精准识贫和精准退出两道关口,充分发挥1306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广大基层干部职工作用,按照“五查五看三评四定一公示”的程序,多次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新识别补录8782户31376人,剔除不精准建档户2054户6167人。科学制定贫困退出时间表,明确去年9个贫困乡出列、80个贫困村退出、6.25万贫困人口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出台《保山市贫困退出机制实施方案》,量化细化贫困户退出6条标准、贫困村退出9条标准、贫困乡退出10条标准、贫困县退出5条标准,确保退出结果经得起评估和检验。
坚持压实责任,打造精准扶贫模式。认真贯彻执行脱贫攻坚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制和行业部门“一把手”责任制,市、县、乡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落实“六个精准”基本要求,围绕“五个一批”脱贫路径精准发力,开启“保山精准扶贫模式”。在产业扶贫上,筹措2亿元农业产业基金,采用“51+49”的合作模式,扶持发展10个流转土地上万亩的规模农业示范区,构建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在一份土地上获得租赁、务工、效益分成三份收入。目前,褚橙、万家欢、中麒果业已流转土地8.56万亩,完成种植1.2万亩,已有1200户贫困群众享受到了产业发展成果。开展技能培训,引导1.1万群众进入保山工贸园区就业,增加群众劳务收入2亿多元。乡村生态旅游、电商扶贫顺利推进,1700多家农家乐吸纳2万多就业人员,5000多个网店营业额突破亿元,成为群众的又一增收支柱。在易地扶贫上,盯住3年实现3.45万户11.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万户、10.2万人)搬迁安置目标,围绕“融入城市、融入集镇、融入中心村”的思路,坚持“能城镇不农村、能平坝不坡地、能大村不小村、能多层不独院”的原则,抓实“合理选址、科学规划、成本控制群众主体、基础设施、施工质量、廉洁扶贫、监督检查”8个重点环节,落实搬迁对象30553户1068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275户77645人)。已开工建设集中安置点201个,占2016年计划的157%,完成投资23.08亿元,动工建房5888户,入住470户。在生态补偿上,围绕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完成种植糯橄榄20万亩、澳洲坚果28万亩,改造提质核桃14万亩,人工造林7.8万亩,森林抚育17万亩。有1800多名群众加入到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林管护并获得劳务收入。在教育扶贫上,利用9.2亿元浦发扶贫基金,启动全市23个贫困乡中心学校、初级中学和207个贫困村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在贫困山区配置的均衡度。完成对贫困家庭在读学生全面建档,实现了所有贫困生的救助全覆盖,让贫困家庭子女享有更为公平的接受教育机会。在社会兜底上,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新农合、大病险保额从10万元增加到20万元,保险起付线从5000元降3000元,不予报销费用扣减从50%降为30%,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利用3.6亿元浦发基金支持贫困乡、村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条件的特殊群体集中供养明显加快。低保线逐步向贫困线靠拢缩小,2017年有望实现“两线合一”。
坚持精准帮扶,汇聚攻坚合力。先后出台《关于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保山市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保山市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落实“挂包帮”经费730万元,组织省、市、县、乡720个单位、4.1万名干部职工参与“挂包帮”,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208支,选派工作队员1306人,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208人,开展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培训1548人次。“挂包帮”单位深入贫困户进行民情访谈6.18万户,直接投入(含物资折款)8344万元,协调项目730个,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277期14349人次,组织劳务输出3873人次,资助贫困学生147名。
坚持聚焦难点,特困群体扶持有力。聚焦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特殊困难群体和区域,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帮扶布朗族整族帮扶项目快速推进,规划总投资12.23亿元,已完成投资3.54亿元,其中中烟资金0.98亿元,部门整合0.96亿元,群众自筹1.6亿元。启动实施“直过民族”脱贫攻坚,针对4个县(市、区)9个乡镇14个村委会8088户33052人的“直过民族”聚居区,编制了《保山市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安排市级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启动隆阳区丙麻乡老南村、腾冲市猴桥镇猴桥社区“直过民族”脱贫攻坚试点项目建设。(李建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