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世人记住松山抗战这段历史,提醒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勿忘国耻和血色历史,牢记和平崛起、振兴中华的重任,近年来,有不少作家、专家撰写并出版了松山战役系列丛书近百本。
松山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保存最完好的抗战遗址,以其无法拷贝的唯一性——中国龙陵?世界松山,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人民追忆抗战文化的重要遗址,崔永元、方军、王选、戈叔亚等专家、学者、以及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等多次登上松山,用笔和镜头记录了当年松山上的战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出版的松山战役系列丛书有原始档案(含汇编本)类,中、日、美战史类,文史资料选辑(含汇编本),亲历者撰述,研究者著述类,论文类,文学类等8大类共98本。具体目录如下:原始档案(含汇编本)类:《第八军松山围攻战史》;《陆军第八军第一零三师围攻松山战斗详报》,《陆军第一零三师在滇西阵中整训日记》,《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摘译》(上中下),《日军侵华罪行实录——云南部分》。中、日、美战史类:《滇西作战实录》(影印本),《大东亚战争全史》(全四册),《抗日战史》第九册:《西南及滇缅作战》,《怒江战役的完成》,《怒江战役述要》,《太平洋战争写真史——云南の战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中国远征军战史》,《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保山县志稿》(点校本),《云南省军事志》,《保山地区志》上卷,《龙陵县志》,《见证历史》上、下两册,《南侨机工回国抗日史》。文史资料选辑(含汇编本):《粤桂黔滇抗战——原国民党抗日战争亲历记》,《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5、27、32辑),《滇缅抗战亲历记》,《陆军第七十一军滇西攻势作战战斗详报》,《德宏史志资料》第二、八集,《滇西抗日战争史》,《滇西抗战第一枪——纪念滇西抗战胜利60周年文史集》,《溅血岁月》,《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龙陵县文史资料选辑(一)《松山作证》,(三)、(四)龙陵抗战续集《抗日战争龙陵纪事》,(六)《日落滇缅》,(八)《龙陵抗战见证录》,《龙陵文化》(1995年第三期),《滇西抗日战争历史资料续辑》,《潞西抗日史实录》,《度尽劫波》,《保山地区》史志文辑1-4辑,《滇西抗战述略》,《惠通桥激战前后见闻记》,《惠通桥旁海婆山首次阻击战》,《陆军第八军怒江西岸松山围攻战斗经过概要报告书》,保山地区史志文辑第四辑,《滇西反攻战第八军攻克松山纪事》,滇西抗战》,《我参加反攻松山和收复龙陵战役》,《滇西抗战》,《我参加了松山战役》,《爆破松山主峰子高地》,《松山战役巡礼》,《松山战役中的荣誉第三团》,《参加松山战役的一些回忆》,《血浴松山顶峰的荣三团》,《爆破松山纪实》,《滇西松山地区抗日战役之回忆》,《在松山战役中炮兵的使用》,《国军第八军松山阵亡将士移葬纪略》,《松山阵亡将士公墓志》,《记第八军抗日滇西战役阵亡将士公墓纪念碑》,《滇西松山战役纪念碑》。亲历者撰述:《滇西抗日血战写实(民国三十三年——三十四年》,《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中日拉孟决战揭秘——异国的鬼》。研究者著述类:《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挥戈落日——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1944:松山战役笔记》,《爱国将领卫立煌》,《落日》,《卫立煌将军》,《中国远征军——血战滇缅印纪实》,《中国远征军血战滇缅实录》,《壮烈 拉孟守备队》。论文类:《滇西抗战论文集》,《滇缅抗战纪实》,《纪念滇西抗战60周年文集》。报刊报道类:《中国远征军始末》,《大国伤心地》,《攻陷东方马奇诺》,《怒江:愤怒之河》,《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5年第8期特别策划“山河抗战”,《慰安妇为历史作证》,《华夏人文地理》杂志2004年4月号,《日寇在松山人民中犯下的滔天罪行》,《松山之战》,《国民党军收复松山之战》。文学类:《大国之魂——中国远征军滇缅征战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松山大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日落滇缅路》上、中、下三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以上为松山普查时收集到资料,最近收集的有:《突破缅北的鹰》、《缅甸作战》、《走出太平砦》、《抗战中的云南?历史画卷》、《松山全军覆灭战场的证言》 、《父亲的战场》、《国家记忆》、《驼峰1942-2002》、《大战场 小细节》、《贵州草鞋兵》、《密支那战役全记录》、《龙陵作战》。这些丛书中有文学的,也有纪实的;有写人物的,也有写历史事件的,但绝大多数是书写抗日将领和广大军民英勇抗战事迹的。其中《滇西1944》、《中国远征军》、《血战松山》等系列被拍成影视作品。松山战役这段惨烈悲壮的历史逐渐被世人知晓和认可,影响日渐深远。
1998年,松山战役旧址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公布为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旅游景区。目前,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登上松山,捡拾战争碎片,洞悉历史烟云,品味逝去的悲壮。
(邓新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