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难题 建队伍 促发展

2020年09月27日 10阅读 来源:保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0/5/25

龙陵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深入开展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龙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深入调研、抓重点,着力解决人才规划问题

近年来,龙陵县结合自身“山、边、穷”,但资源禀赋较大的实际,紧紧围绕“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文化旅游强县”及农业实施“422”工程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破解制约龙陵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一是紧紧围绕人才工作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深入调研,特别是对农村实用人才、少数民族人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问题进行了调研,为进一步全面掌握各类人才现状以及需求状况夯实基础。二是立足于本地人才现状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实效性强的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扎实有效地推进了人才工作。

二、注重培养、抓统筹,着力解决人才培养问题

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条件较差、人才施展空间有限等因素的影响,龙陵出现了人才吸引力不强,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不愿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匮乏,“引才”、“留才”工作十分困难的现象,因此,实现人才本土化已迫在眉睫。一是盘活现有人才资源。由于我县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基础薄弱,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大批拥有专业技术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渠道单一,绝大多数选择行政事业单位,导致学非所用的现象非常突出。为此,龙陵县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探索人才合理流动的方法、途径,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格局。二是充分发挥本土人才既有适应环境、愿为家乡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也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的优势,全面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项目开发和城市建设这条主线,通过选派挂职锻炼,鼓励企业大力开展“委托培训”、“订单培训”等形式,切实培养一大批经济管理型人才;紧紧围绕农业实施“422”工程这个重点,本着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的原则,通过编撰乡土教材、加强阵地建设、开展现场培训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这个关键,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的实施、举办农民中专班等形式,对一批学历较高、素质较好、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努力做到学有所专、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三、激活资源、抓优化,着力解决作用发挥问题

发挥人才作用,贵在知人善用。龙陵县紧紧抓住发挥人才作用这个关键,牢固树立了“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努力做到“合理配置,人得其所”,激活人才资源,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一是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5000余名干部职工的原始学历进行全面清查,全面掌握其学历结构,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大胆探索二级班子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等选拔竞争机制,开辟人才配置和利用的新途径,最大限度地把人才放到能够施展才华和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去。二是以建立种植、养殖、医学、个私等各类专业协会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协会的聚才、育人的功能,通过开展技术交流、专题培训等活动,为各类人才搭建起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拓宽视野和展示最新技术成果的舞台。同时,健全完善“专家人才信息”库,在重点项目建设和重大决策过程中,根据实施项目的需要,及时组建灵活“项目智囊团”,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四、健全制度,抓机制,着力解决激励不够问题

立足县情,认真研究上级人才优惠政策,借鉴外地好的做法,进一步完善引进、选拔、培育紧缺专业人才的优惠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我县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保障的政策,为人才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是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领导小组的议事制度、例会制度、办事制度,规范人才工作部门职责,建立了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了《龙陵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和《龙陵县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结合年度工作重点,制定好“年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将人才工作考核纳入党建考核中,确保各级党组织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三是健全激励机制。要求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每季度报送人才工作总结,适时组织对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实行人才工作督查通报制,确保了人才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