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按照县委政府“背靠内地、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带动周边”的发展定位,立足我县生态、气候、资源、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战略机遇,再次掀起规模宏大的城市建设高潮,让“中国人的心灵故乡——腾冲”的城市品位得到全面提升。
●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的要求,在城乡发展上得到大拓展
“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把我县从一个云南边境小镇发展到“道路宽敞、绿化优美、环境卫生、灯光璀璨”的旅游名县。
2004年,我县的城市性质和定位是:腾冲是国际性休闲旅游胜地,中国连接南亚陆路大通道的枢纽和门户,中国主要的第二居住地之一,面向南亚物资集散地和转口贸易加工基地,保山市域城镇体系的两个中心城市之一。总体规划采用“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提出组团与组团之间以绿化、河流相结合,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把“翡翠文化、抗战文化、旅游休闲、宜居文化”融为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腾冲即将以更清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2014年以来,我县继续加大城乡统筹规划力度,分类并兼顾功能拓展:完成老城区1.26平方公里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将腾越、清水、北海、和顺、中和、马站6个乡镇1104平方公里范围纳入城市区域规划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3个省级、5个市级特色小镇规划评审,10个县级特色小镇中界头现代农业示范、曲石生态特色2小镇规划已通过县规委会评审。启动新华、芒棒、北海、团田、蒲川5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17个传统村落规划编制工作。通过以上规划,有力促进了我县城乡规划体系建设及2015年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初步形成了以城市区域发展规划为龙头,乡镇总体规划、特色小镇规划及村庄规划为骨架,专项规划为补充的城乡规划体系。规划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和对城乡建设的引导、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围绕“生态宜居,幸福腾冲”加大绿化投入,全力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这一目标,坚持在县城绿化上显特色,在景区绿化上出精品,在通道绿化上提档次,在村庄绿化上造亮点,近年来,住建局对县城主干道、休闲广场、公园景区进行了绿化再升级,使县城呈现出“城在林中建,家在绿中住”的新景象。
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和田园风光进行规划设计,截止去年底,我县已拥有综合类公园2个,专类公园有7个,带状公园主要有叠水河至4号桥滨河绿地,街旁绿地及其它绿地分散在城区的各个角落。县城建成区绿地率34.78%,绿化覆盖率39.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22平方米。绿化所管护绿化面积92.2万平方米,行道树19857株,绿化苗木489万株、花卉958万株。目前正在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改造提升高黎贡山植物园、来凤山茶花基地,加大国家园林县城的创建力度。
●用城市夜景点亮城市,让夜景来绽放腾冲城市的俊俏和温馨
路灯,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明亮多姿的夜晚亦是评价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每当夜幕降临,我县城市的路灯便开始大放光彩,成为夜色中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整个腾冲城犹如披上了七彩宝石流光溢彩,绚烂的夜景让人如痴如醉,明亮璀璨的路灯就成了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城市在路灯点缀下显得格外俊俏、温馨。截止目前,我县城市已有路灯18738盏,全城路灯亮灯率都达到了95%以上。
同时,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的号召,我县还积极推广了节能环保的绿色路灯,在公园以节能灯和LED路灯为主,在新城区西山坝大道全部安装了绿色路灯,实现零耗电、零排放、零污染。在部分乡镇和农村推广安装了路灯,点亮了乡村的“幸福路”。
●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谱写幸福和谐发展新乐章
围绕“外延拓展、内涵提升”并重的原则,近年来,立体打造了腾冲山水田园城市。
我县先后建成滇西最大的文化广场,建成图书馆、博物馆、腾冲植物园、玉泉夜月水上公园、三桥广场、198师抗战纪念公园、文治光昌广场、欢乐湖水景公园等;建设了西山、东山、绮罗片区30多公里城市道路,并同步完成了排水改造,对老城区部分年久破损的人行道进行了“整容”;开展了市中休闲广场、高黎贡山植物园改造提升、高速公路至县城连接线、西山坝5条支线、核桃园横路、洞坪团山路等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扮靓了我县城市的形象。
在大手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县城市面积发展到25.2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39.5%,城市道路扩大到66.2公里,城镇人口突破27.6万人,城市品位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推动“一水两污”体系建设,提升生态环保处理水平
近年来,我县通过积极向省市住建部门争取,县城和乡镇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一水两污”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县生态环保处理水平。
城市污水处理厂已于2012年12月投入运营,县城建成区已建管网213.58km,可以收集城市建成区80%以上污水。2014年,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743.6306万立方米,COD减排728.77吨,氨氮减排104.33吨,出水水质达一级B标,平均日处理生活污水约2万立方米。猴桥镇集镇供水项目投入运营,乡镇共建设小型自然式焚烧炉81座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基本覆盖了各乡镇所在地及中心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