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保山·美玉神汤。”今年2月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8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对保山旅游形象进行了专版宣传。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近年来继我市在央视《新闻联播》前播放“温润保山·美玉神汤”旅游形象广告,签约“最美瑜伽教练”、中印瑜伽峰会亲善大使母其弥雅担任保山旅游形象代言人,拍摄“温润保山·美玉神汤”旅游形象片之后的又一新举措。
新举措催生新业绩。2014年,我市通过创新营销模式、拓宽旅游消费人群、让利广大游客等措施,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激活旅游市场,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101.51万人次,同比增长15.78%,实现旅游总收入87.83亿元,同比增长33.97%。
“看一个地方的发展,第三产业是一个重要指标。”市委书记李正阳在去年11月27日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会上表示,一定要将旅游产业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抓好抓实。
自2013年以来,我市加快打造“温泉之都、珠宝之都、休闲之都”三张旅游名片,从产业定位、发展方式、管理体制、宣传营销等方面进行全面探索和改革,奋力推进旅游国际化,让保山旅游产业量质齐飞。
据悉,我市共拥有温泉达170多座,水量大、水温高、种类全;南红玛瑙,黄龙玉和有几百年的翡翠加工销售历史;森林覆盖率达61.9%,气候舒适宜人,年平均气温14℃—17℃;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2013年,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当地的优美生态、宜人气候、美玉神汤的品牌、优势和特色,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对温泉产品、珠宝购物产品、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温泉之都、珠宝之都、休闲之都”三张旅游名片。
目前,我市已经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完成《三张名片营销推广战略策划》和“珠宝之都”和“温泉之都”总体规划,全面、系统、科学地定位了三张名片的发展目标、品牌形象,以及打造三张名片的具体措施、方法步骤和现实路径。
“要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型升级,摈弃一切不与时俱进的观念。”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松表示。
未来,我市将按照“龙头带动、两翼驱动、三都联动、全面推动”的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统筹协调,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支撑保障,努力形成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游客进出便利化、旅游环境优质化的发展格局,全面构建产业实力强、产业贡献强、品牌影响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旅游产业体系,确立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促进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
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9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接待海外旅游者和旅游外汇收入居全省前列。旅游总收入进入全省5强。建成一批旅游重大项目,旅游业增加值在2012的基础上翻两番、占GDP的比重超过10%;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人数超过50万人。“三都”规划建设初具规模,“温润保山·美玉神汤”形象深入人心,地质文化、永子文化、侨乡文化、翡翠文化、抗战文化“五大文化品牌”形成较高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把旅游产业基本培育成产业实力强、产业贡献力强、品牌影响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支柱产业。
为加快现代旅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从一碗酸菜汤到一盘大救驾,从农家旅馆到五星级酒店,从价值不菲的翡翠到一颗普通的黄龙玉……我市都建立了行业标准。
目前,我市旅游服务标准化已实现全覆盖。以腾冲被列为全国旅游标准化整县推进试点为载体,全面开展全市旅行社、旅游饭店、餐饮企业、购物场所、导游等旅游要素行业和从业人员的等级评定工作,共完成659名导游、33家旅行社、231名旅游车驾驶员、219辆旅游汽车的星级评定和8家经济型酒店、13家购物场所、23家旅游餐馆、14家旅游团队餐饮服务企业、21个旅游厕所的等级评定,实现了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
面对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我市还不断改进市场监管技术手段,制定了《翡翠经营服务规范》《温泉SPA服务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精品酒店等级划分与评定》等行业标准,并申报为云南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同时,积极推进旅游培训体系建设,组织、动员全市旅游业从业人员踊跃参加各种培训。2013年以来,邀请全国、全省知名专家到保山开展新媒体营销培训、《旅游法》宣讲培训、导游岗前培训,导游年检培训,旅游车驾驶员培训、农家乐餐饮服务培训等20多个场次,培训人员近万人次,举办了全市导游大赛、宾馆酒店技能大赛。通过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和全员培训,全市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旅游服务软实力明显增强。
在引进国际标准的同时,我市也在打造自己的标准,而这些独有的标准,也正成为该领域的国际标准。四年来,在全行业完成了37个国际、国家标准、13个云南省地方标准的推行贯彻,编制了38套地方规范,4000多项企业标准。
变则通,通则久。近年来,我市变传统营销为多元营销,旅游宣传深入推进。我市先后采取“走出去”方式,参加了第二届昆明—南亚博览会、义乌国际旅游商品展、云南省赴台湾旅游推介会、2014中国国际旅交会等大型旅游推介活动;全市举办了“中国·腾冲花海节”、首届高黎贡山户外音乐节、“中国·保山端阳花市”、2014“忠魂归国”公益活动、中国远征军松山公祭活动、腾冲金秋银杏节等活动。组织开展保山航空旅游市场调研,腾密边境旅游线路统筹,隆阳、高黎贡山潞江坝旅游线路统筹等工作,推动全市旅游精品环线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了“智慧旅游”项目,加快推进保山旅游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市A级景区、星级宾馆、星级客栈全部实现网上预定,保山智慧旅游建设基本完成系统设计和网络建设,即将上网运行。
“方向正确,就不怕路远。走旅游国际化发展之路,保山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脚踏实地。迎接旅游大众化、国际化、大旅游时代的到来,保山已做好准备。”谈到保山旅游的未来,市旅游局局长温仕红信心满怀。 (李建国 张 爽 )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