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市召开脱贫攻坚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会

2020年09月27日 10阅读 来源:保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6/7/1

6月30日下午,我市召开脱贫攻坚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会,研究当前全市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措施和重点任务。市委书记赵德光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杨赛光就进一步做好挂包帮、转走访及驻村工作提要求。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杨光银宣读2015年度扶贫开发考核结果。   

市级领导张静、董礼书、何伟、陈光俊、杨正晓、王嘉玲等出席会议。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赵德光指出,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是关键环节,一个是入口,一个是出口,抓好这两个环节对于实行动态管理、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他说,关于精准识别,要以“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衡量农户贫困程度的总标准,通过查收入、查财产、查家庭成员结构,查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内部评议、提交村(组)党员会评议、提交村(组)民会评议的程序,由村委会初定、村民代表议定、乡(镇)审定,县级确定。关于精准退出,要坚持实事求是,达到标准及时退出;坚持分级负责,市、县领导小组制定全市、县级脱贫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县乡负责抓落实;坚持规范操作及正向激励的原则。要弄清楚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乡、贫困县的退出标准、退出程序。   

就如何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赵德光着重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三个万亩”和园林城市建设。他指出,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因此,要高度重视“三个万亩”工程,他欣喜地说,“三个万亩”工程提出来后,前来洽谈合作的人络绎不绝,相信工程建成后,保山中心城市的品位一定会有很大提升。   

二是“十个万亩”和规模农业发展。赵德光指出,保山农业产业存在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小、散、弱,因此在全市打造10个土地流转规模上万亩的规模农业示范区,努力推动农业发展规模化、工业化、集约化、品牌化、生态化。要对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财务制度健全核算且上年度纳税额不低于100万元的存量企业进行扶持,对从事农特产品加工、新材料、轻纺、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设备投资不低于5000万的企业进行扶持。   

三是园中园建设和工业聚集问题。赵德光指出,近年来我市把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规划建设了5个省级工业园区,实现了每个县区有园区,每个园区有主打产业,每个产业有具体发展规划。但工业的核心是配套,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各县(市、区)与保山工贸园区共建“园中园”。因此,要提高认识,加快“园中园”共建步伐,以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五年上台阶的目标。赵德光还就基础共建、项目审批、效益分配、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要求要高度统一思想,做到上下结合、左右协调、同频共振。要迅速开展工作,确保10月1日全面开工建设“园中园”。要加强组织领导,尽快拿出规划来。   

四是和谐发展和安全生产问题。赵德光指出,现在我市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发展不平衡,困难和问题就在所难免。因此既要做到高速发展又要做到和谐发展。和谐发展中也包括安全生产,目前正值雨季,要重点防范大雨、暴雨导致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杨军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举全市之力,把各县(市、区)的规划、目标与全市发展目标相衔接,集中精力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要传达贯彻好此次会议精神,创新思路,在准确定位上下功夫,在持之以恒上下功夫,结合部门实际抓好落实。   

杨赛光通报了我市挂包帮、转走访及驻村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要求在下步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对挂包帮、转走访及驻村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牢记职责、切实发挥好作用,认真开展工作,加强工作队员管理,进一步营造氛围。   

在家的市级领导、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园区管委会主任、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副主任、工作队总队长,各县(市、区)扶贫工作队总队长、副总队长,教育部直属高校派驻保山挂职干部,市委各部委、市级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中央和省属驻保各单位、市属各企事业单位、驻保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主要领导参会。(王曼华 李连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