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李正阳一行在蒲缥镇双桥村察看旱情
为及时、准确掌握全市受旱情况,指导各地抗旱工作。昨日,市委书记李正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惟建,副市长刘刚率领农业、水利、隆阳区政府等相关负责人深入隆阳区旱情较为严重的汉庄镇、瓦渡乡、蒲缥镇、潞江镇农业生产一线,实地察看灾情,指导抗旱工作。
2009年,我市降水异常偏少,气温偏高,雨季提前结束,库塘蓄水不足,导致汛期刚过全市大部分地方已开始出现旱情。特别是去年10月以来,旱情呈加快加重发展趋势,秋冬春连旱已成定局。持续干旱天气,造成受灾范围广,灾情严重,损失大,山区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隆阳区,遭遇了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高温干旱时间最长、气温最高、旱情最严重的一年。持续高温干旱造成全区10.5万人、9.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小春粮食作物受灾22.6万亩,甘蔗受灾11.2万亩,香料烟受灾7600亩,桑园受灾4.8万亩,核桃受灾26万亩,茶叶受灾2.3万亩。 在汉庄镇团山村、瓦渡乡平场子村、蒲缥镇双桥村、潞江镇芒旦村等受灾严重的乡村,李正阳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干旱受灾情况。当看到有些田地开裂厉害,小春作物受损较大,李正阳心情十分沉重。每到一地,他都详细询问村民当前饮水困难状况和解决途径,了解旱情带来的减产和损失情况,与当地基层干部们研究制定抗灾自救措施。他不停地叮嘱当地基层干部:“无论干旱多严重,旱情持续多久,一定要千方百计解决问题,保证群众有水喝、有饭吃,确保群众生活。” 随后,李正阳听取了隆阳区旱情及抗旱工作情况汇报。针对当前抗旱救灾工作,李正阳指出,当前的旱情越来越重,小春减产已成定局,这给大春生产带来很大压力,也给农民增收带来压力,尤其影响到农村农民消费的能力。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将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值得欣慰的是,通过实地察看,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所采取的抗旱措施是可行的,整个抗旱工作也是主动的。对于下一步工作,李正阳强调,全市要紧急动员起来,积极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和护林防火工作。第一,要充分认识到旱情的加重对我市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不能低估。第二,要千方百计动员群众抗旱救灾,努力完成好当前抗旱救灾任务,坚持做到两个“有”:老百姓有水喝、有饭吃是首要任务;其次要做到三个“好”,即要备好耕,补救好,保好苗;最后要做好两“调”,即调好水,调处好用水纠纷。第三,各行各业都要支持农业,齐心协力抗旱,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从思想上重视抗旱工作,行动上支持抗旱工作,领导在精力上要倾斜抗旱工作。第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加强对当前抗旱工作和护林防火工作的领导。 1月16日、17日,受市委书记李正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松的委托,副市长刘刚率市农业、林业、水利、民政、畜牧以及烟草公司负责人,深入隆阳区汉庄镇、施甸县摆榔乡旱区察看干旱灾情,看望受灾群众,切实为他们解决在抗旱救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隆阳区汉庄镇团山村核桃箐村民小组,刘刚一行深入农户家中,了解人畜饮用水情况,并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小春作物。在随后召开的现场办公会上听取了村干部关于该村抗旱救灾工作的汇报后,刘刚现场为该村安排了引水所急需的资金,并要求水利部门立即派出技术人员,勘测设计引水线路,把水接到村中,确保村民在干旱时期能有足够的生活饮用水。 在施甸县摆榔乡尖山村,刘刚要求摆榔乡党委政府要把抗旱救灾工作责任落实到每村每户,既要保证群众正常生活,还要保证生产有所发展,既要确保困难群众在干旱时期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还要确保全乡取得抗旱夺丰收的胜利。 [蒋云 牛义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