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市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纪实

2020年09月27日 10阅读 来源:保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5/2/3

“和谐公交需要您的参与,文明出行需要您的支持,优质服务需要您的监督,整治工作需要您的理解。请市民朋友们积极行动起来,自觉维护城市交通秩序。”元旦刚过,全市在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中再次发出了深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的美好倡议。

自2012年我市感恩教育活动启动并持续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咬定目标,突出重点,细化措施,狠抓落实。三年来,全市共组织开展感恩教育宣讲大会27806场次,开展群众文艺演出19500场次,开展感恩教育演讲比赛7869场次,征集感恩征文、撰写感恩心得体会22500篇,发放宣传材料20余万份,160万人次受教育,感恩宣讲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上下涌现出一批感恩先进集体和感恩先进个人。

●视点:以“坚持群众路线,改进作风、服务人民”为主题,推动感恩教育进机关、进事业单位

全市各级各部门把感恩教育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推进保山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目标,把感恩教育列入全市党员干部联村入户、市干教委年度培训、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职工学习的内容,让每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像杨善洲老书记一样,懂得“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常怀感恩之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年来,全市各级党政机关3万多名党员干部,分期分批参加了单位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教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谈心得说体会等活动;分期分批在派驻的新农村工作队员和单位到挂钩村的联村入户工作中,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做宣讲教育,体验民情,帮扶群众,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再培养、再教育。

腾冲县以“感恩立德”为主题,在全县掀起“学习实践杨善洲精神,加快推进腾冲跨越发展”的热潮。

市委宣传部43名党员干部三年来坚持分期分批深入挂钩联系的蒲川乡米果村,在开展联村入户工作中深化感恩教育,先后到群众中组织宣讲17场次,干部群众受教育1200人次。

保山市善洲教育基地认真开展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理想信念、作风养成、生态文明教育,突出了体验式教学特点,三年来共有本市党员干部29200人次到善洲林场观摩学习。

昌宁县法院党员干部把宣讲教育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开展送法下乡、服务上门等活动,真正营造了教育引导机关单位公职人员知恩、感恩、报恩的良好氛围。

三年来,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活动,全市党员干部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让感恩人民成为国家公职人员新常态,教育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到干事创业上,把工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努力推动保山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视点:以“感恩党的政策,热心公益、共谋发展”为主题,推动感恩教育进农村、进社区

对广大农村、社区而言,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积极搭建平台、拓展宣讲空间,借助婚丧嫁娶、文化广场、农村广播、联村入户等载体,把感恩教育活动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知恩、报恩、感恩意识,努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引导市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从而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诚信有序的良好人际关系和和谐社会环境。

五县区在开展活动中分别成立百姓宣讲团,如龙陵的郑垧靖百姓宣讲团、腾冲的艾思奇百姓宣讲团、施甸的杨善洲百姓宣讲团等始终主打大众化品牌,由宣传部门倡导,百姓办、百姓讲,扎根于群众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事,用身边人身边事到群众中宣讲,在宣讲中把善洲故事、礼仪孝道、邻里和睦、劝人向善等宣传说教融入到感恩思进中。

腾冲县文星社区每年为60岁以上老人组织免费体检,成立6支文艺服务队在社区巡回演出,设置7个健身点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对青少年则开展“放飞梦想”等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基层文化娱乐生活,提升全民基本素质。

昌宁县卡斯镇则针对在职村组干部、社区群众、在校学生等分类开展宣传教育,用活用好“感恩教育”文化广场等群众宣传教育平台,把惠民政策宣传等发动到产业户、非公个体户中,组织和动员在外人员回村修路搭桥、帮扶困难学生。

隆阳区蒲缥镇塘子沟村一改之前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境况,由村组干部带头,发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捐资捐物,修缮村组道路、疏浚引水沟渠,群众向心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龙陵县龙山镇白塔社区结合落实惠民政策、抓实移风易俗宣讲教育,在社区大力倡导“好儿媳”、“好公婆”、“好学生”等评比活动,对讲文明、讲卫生、讲孝道,不吃“歪顿”、厉行节约等事项给予重点宣传,弘扬了主旋律,倡导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昌宁县漭水镇针对各村寨的特点,从各单位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感恩宣讲团,面向群众,利用“感恩传音器”开展“感党恩,爱人民,勤劳致富奔小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群众认真算好政策账、减免账、补贴账、帮扶账,引导干部群众通过切身体会,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恩情。

三年来,全市广大农村社区通过党员帮、干部带、群众提、大家学等工作措施,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支持党委政府的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和各项工作,主动服务社会公益事业,使感恩变成村民群众的一种生活态度、良好习惯和自觉行动。

●视点:以“诚信经营,回报社会,责任自律,服务奉献”为主题,推动感恩教育进企业、进社会组织

针对各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全市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党组织认真加强指导和引导,推动各企业主、企业员工和个体工商户积极倡导学习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强化宣讲教育,促进企业更加拥护党和政府,更加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通过座谈会、文艺演出、感恩宣讲等形式,在各企业、群团和非公经济组织中开展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宣传、组织、引导企业主、员工和个体工商户开展“感恩·奉献”活动,努力营造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依法纳税、诚信守法经营、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引导员工树立“勤奋工作,我与企业共命运”等理想信念教育,积极为企业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市烟草公司以服务品牌建设工作为推手,坚持“三个全心全意”服务的理念,在推动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承担责任、回馈社会。

板桥工业园区的非公企业优昊实业有限公司长期抓党建、抓学习,在餐厅、职工工作区等公开场所上设置“感恩墙”,教育和引导职工“每日三感恩”——“感恩领导为我们组织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感恩党委政府为企业提供各种保障和优质服务”。“感恩墙”上这些满满档档的小卡片,说出了职工们开展感恩教育的深切感受。

昌宁县非公企业腾宏投资企业在经营好自身企业的同时,积极扶困助残、抗旱救灾,在全县先后慰问困难群众150余户,捐助各类救灾款、慰问金200余万元。

龙陵县龙新乡私企业主周朝集捐资助学、扶老济贫、修桥架路、引水架电,将一腔热情和真爱倾注在家乡的热土上,用实际行动回馈乡亲、践行“感恩”。

三年来,全市上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各企业团体、社会组织深化感恩教育、强化企业自律、真诚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视点:以“知恩图报、励志自强”为主题,推动感恩教育进中小学校、进职业院校

各高校、中小学校和职业院校由教育部门牵头制定感恩教育工作方案,出台各院校实施细则,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宗旨,以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热爱自然、学会感恩、健康成长、报效社会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中小学生培养成知恩相报、励志自强、诚实守信、友爱互助、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2年,全市五县区分别聘请了中国校园感恩励志教育报告团在各县区中小学校和职业院校中巡回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参与聆听感恩教育报告的人数多达10万人次,宣讲报告迎得了老师、学生和家长们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保山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以农村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重点青少年群体和农村社区妇幼老弱为重点,针对不同群体和对象倡议和引导学生开展“寻恩父母”、“关爱老人”、“孝老敬亲”、“励志好学”等活动,让多数青少年群体感悟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付出,感受父母老师的养育之恩、培养之恩。

保山市教育局依托武警保山市支队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到训练基地开展军训,组织学生开展“三生教育”,提高安全自救意识,做好青少年成长心理辅导,增强感恩意识,促进青少年儿童愉快健康成长。

施甸县示范小学组织学生参观善洲林场、编印乡土教材《可爱的施甸》,开展“读经明理,感恩立德”教育活动。

龙陵县第一中学邀请奥运竞走冠军陈定回乡授课,激励学生刻苦努力,锻炼意志,增强体魄。

腾冲县团田乡由乡镇筹资、企业捐资,设立教育教学奖励基金,完善奖励办法,对优秀教师、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激励。

三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通过在学校中开展感恩教育,逐步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到了德育教育中,广大师生的感恩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励志成长意识逐步增强,通过活动,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参与家庭关爱活动,关心和帮助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活动的积极性正在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正在全面提升。

通过我市各级各部门的高标准推动、严要求部署,通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深入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社区广泛开展活动、深化宣讲教育,指导和引导各级党组织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感恩教育宣讲体系——由党委倡导,宣传意识形态部门牵头,各级各部门为实施主体的长效运作机制正在有效完善;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把感恩教育纳入“保山杨善洲志愿者服务队”的相关工作中,并充分利用“善洲讲坛”、“百姓宣传团”、“善行义举榜”、“最美人物评选”、“感恩之星评选”等工作平台,全面、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地推进感恩教育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心存感恩、个个知恩报恩,村村倡导文明,家家和睦相处”的良好局面,感恩教育抓常、抓实、抓长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