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龙陵县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云南边疆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进程

2020年09月27日 10阅读 来源:保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07/11/26

〔部门工作〕

龙陵县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

“云南边疆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进程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惠民工程实施工作的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实施工作的领导。二是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三是选派好科技特派员和科技辅导员,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3名,科技辅导员13名。四是建立示范典型,使科技推广应用具体化。在项目实施中,建立重点科技示范户700户,建立各类示范样板9906亩。五是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加大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以开展“科技下乡”、“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六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结合项目实际,围绕产业的发展,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20期,培训农民8000余人。七是整合资源,部门联动,加强村科技活动室建设。共建立村级科技活动室13个,配备了电视机、VCD机及培训设施和种养殖系列VCD光盘35碟,科技书籍1600册,充实了村级科技活动室必要的学习资料。 (本室整理)

龙陵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在保持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全面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模式,切实做到资金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与核算权分离,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强化了乡镇财政管理。

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按照“先行试点,重点突破,逐步推开”的原则,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全面推开,共落实面积20.2371万亩,分别占林改任务的8.07%;完成宗地勾绘33078宗、输机28634宗。现全县已完成99个村的摸底调查,制定村级方案88个,小组方案1075个。

三是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明晰了所有权。

四是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了龙一中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及其他29所学校校(园)长招聘工作;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共拨付春季免除杂费资金143.48万元,拨付免费教科书资金86.91万元,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219.12万元, 补助人数为14868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9%,有效缓解了农村孩子“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教研教改工作得到加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新思路正在探索,结合社会需求开设了电矿、微机、机械、国防体育、幼师、电子电工等专业,在16所中学开办综合初中班渗入职业技术教育,并颁发“绿色证书”,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合格劳动者。

五是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7年8月正式注册了龙陵县香柏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已招收员工30多名;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多彩,与部门(企业)联姻,举办了卫生专场、交通专场、禁毒专场等,一年来,深入乡村、学校、企业等演出40余场次,观众达10万余人次,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电影“2131”工程稳步实施,在全县62个贫困村免费放影750余场,不仅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推动了农村实用技术、科普知识的普及;县图书馆与部门挂钩建立图书流动网点,与学校共建少儿阅览室,积极开展送书、科普资料进农村。

六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初步探索建立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和投入机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加强六位一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设置了一个中心,五个服务站;积极推进药品生产流通和监管体制改革,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竞价采购、统一配送工作,药品价格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5.82%,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县、乡、村药品同质同价,让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全面开展了“价格服务进医院”活动,有效推进医院“诚信价格、透明价格”体系建设,让群众透明消费,积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进而推进和谐卫生事业发展。

七是“奖优免补”改革继续推进和完善。继续把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工作列入计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把落实“奖优免补”政策与解决“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机制,强化措施,确保奖优免补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今年以来,全县办理农村独生子女证367户,享受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金616人。

八是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就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开发就业岗位1539个,实现就业111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45599人次,其中:有序输出1595人,省内转移22536人次,县内转移21468人次;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拨付资金320万元,全力保障 64个村卫生室建设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参合农户53831户,参合率为91.61%,参合农民家庭帐户减免101346人次;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农村低保金302.2万元,受益农民16402人,发放救灾救济款146万元,发放优抚金69.6万元,五保户全年救济金50.3万元。 (县发改局 花家茂)

龙陵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

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存在整治重点不突出,监管力度不够,整治成效不显现的情况。二是整治工作还存在不到位、底数不清的情况。有的乡镇还没有树立起“查、治、管、扶、建”并重的思想,也没有足够重视抓基础性、制度性的工作,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和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做得还不够。

工作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专项整治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专项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专项整治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来抓,突出重点,加快推进专项整治工作进程。 二是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积极发挥作用,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舆论宣传。三是各乡镇和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信息沟通、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做好查缺补漏工作,紧紧围绕12个100%的目标,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要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简讯〕

▲我县2007年以工代赈投资计划已下达。2007年,以工代赈计划总投资447万元,其中:国家和省级资金407万元(含支付群众劳务报酬41万元),市级配套13万元,县级自筹26万元。具体项目建设为:镇河道治理、镇安坝基本农田建设、回欢基本农田建设和小寨自然村整村推进工程建设。

▲近日,龙陵县会计人员管理正式步入了网络化,全县共有68名会计专业人员成功进行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名。

▲近日,市交通局深入腊勐检查大龙—白泥塘村级道路通达工程开展建设情况。检查组通过实地勘查后认为通达工程建设领导重视、规划科学、组织到位、措施得力、初见成效。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部分路段处理不到位、进度缓慢等问题。检查组建议:一要加强领导,责任到位;二要完善措施,狠抓质量;三、落实经费,确保进度;四要加强督察,确保安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