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强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彝州

2020年10月10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州委党校 2013/3/2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选择。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乎百姓的日常生活,直接反映人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状况,是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必要条件,是关系执政党执政基础的重大问题。为了实现“五有”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战略部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无一不把人民幸福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且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强调利益协调,更加关注困难群体,更加重视共同富裕,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使我们党能够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幸福美好明天。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体制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意义。加强社会建设,既要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在体制机制建设和创新上多下工夫。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为我们今后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指明了新的方向。

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楚雄。加强社会建设,是我们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福祉。作为欠发达地区,近年来,我州秉承“以人为本,民生为大”的理念,不断加大投入,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还需我们从思想认识、工作举措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有新的举措。要坚持发展争先,以经济的大发展促进社会管理大创新,楚雄州现在固然有“发展中的烦恼”,但更多的还是发展不足引发的矛盾和问题,要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提高发展效益,用更多的财力、更强的实力来解决各类社会问题。要坚持民生优先,从源头上推动社会管理取得新进展,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这个根本点出发,大力实施好医疗提质、教育优先发展等工程,努力让群众幸福指数更高一些。坚持服务为先,改进社会管理工作方法,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以扎扎实实的新成效,推动我州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和谐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