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市)、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选举法》、《代表法》和《组织法》为依据,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州人大常委会加强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协调,通过调研、座谈、编发简报等形式交流经验、沟通情况、指导工作。县(市)人大常委会承担人大换届选举的具体工作,从选民登记到选区划分,从推荐确定代表人选到组织投票选举,从代表资格确认到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州人大常委会将州县(市)、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分成四个督导组,分阶段按照每个县(市)抽查2个乡(镇)和2个村委会(社区)的要求,对全州各县(市)换届选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州人大常委会先后两次召开了县(市)、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推进会,对做好各个阶段的选举工作作出安排。州人大常委会领导和选联工委及时深入县(市)和选区了解情况,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县(市)、乡(镇)人大领导分片包干、指导选举工作,深入基层,及时研究解决选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选区领导小组和选民小组依法履职,积极组织开展选举工作,保证了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全州10县(市)人大常委会对人口增多、代表名额少、选区划分和代表名额分配困难大等问题集中的乡镇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这次县(市)、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人员变化大、业务不熟,一些选民参选意识不强的实际,全州各县(市)、乡(镇)采取统一培训、分级培训、专项培训、分阶段培训等方式认真开展培训。县(市)人大常委会统一制作各种表册、证件、选票、选举办法范本和工作流程分发到乡(镇)和选区,规范乡(镇)人代会会议日程。工作中特别注意抓好选民登记、代表选举和大会选举三个重要环节。在选民登记阶段,开展了“登一次门,寄一封书信、打一个电话、发一条短信”等活动,想方设法保证选民登记不错、不漏、不重。针对流动人口的特殊性,一些地方还采取电视公告和电话、网络、信函等方式与选民联系,在外出人员集中地派出专人为选民服务。在投票选举阶段,县(市)、乡(镇)两级在推荐和确定代表人选过程中,按照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要求,坚持条件、严格把关,保证代表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保证代表中的妇女和非中共人士占到规定的比例,保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占有适当的比例。
此次换届选举,各县(市)批准任命了县(市)、乡(镇)选举委员会113个,成员1193人。省、州财政拨款766万元,县(市)财政拨款1149万元,用于县(市)、乡(镇)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从经费上保障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采用电视、广播、报纸、电影、会议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发动。据统计,全州共召开选民大会或选民小组会3489场次,发放《致选民公开信》116300封,张贴宣传标语12000条、出黑板报、墙报宣传11000期。据统计,全州共划分县(市)选区438个、乡(镇)选区3455个;全州共有18周岁以上人口200.29万人,登记选民199万人,参加投票的选民192.58万人,占到选民总数的96.2%,参选率比上届上升了1.4个百分点。
各县(市)把提高代表素质、优化代表结构作为换届选举和新时期全面加强县(市)、乡(镇)两级人大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在推荐代表候选人时既注重代表整体素质,又注重结构符合法定要求,在依法选举产生的1805名县(市)人大代表中,中共党员1176名,占65.15%;非中共党员629名,占34.85%;妇女605名,占33.52%,比上届上升1.5个百分点;工人、农民1184名,占65.59%,比上届上升5.6个百分点;领导干部221名,占12.24%,比上届下降6.6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66名,占3.66%,比上届上升3.1个百分点;少数民族828名,占45.87%;军人、归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在依法选举产生的6083名乡(镇)人大代表中,中共党员3738名,占61.45%;非中共党员2345名,占38.55%;妇女2091名,占34.37%,比上届上升3.4个百分点;工人、农民4761名,占78.27%,比上届上升1.2个百分点;领导干部731名,占12.02%,比上届下降1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209名,占3.44%;少数民族2910名,占47.84%。较好地体现了代表的广泛性和先进性。
依法选举产生县(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61人,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0人、副主任40人;县(市)长10人,副县(市)长60人;县(市)人民法院院长10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0人。依法选举产生乡(镇)人大主席团主席103人、乡(镇)长103人、副乡(镇)长389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