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州各级工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紧跟时代发展、紧扣中心任务、紧贴职工需求,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为推进彝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一年,全州各级工会组织的政治引领不断强化,典型宣传不断深化,劳动竞赛如火如荼,技能竞赛、技术创新风起云涌,全州广大职工勇立潮头,奏响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这一年,送温暖、金秋助学、城镇职工解困脱困和困难职工帮扶全力推进,不管春夏秋冬,工会的关怀始终温暖人心;这一年,工会职工之家、职工驿站遍地开花,“家”就在身边,服务无微不至,工会组织是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加强教育引领 凝聚奋进力量
政治引领不断强化。充分发挥工会报刊、文化宫等宣传阵地作用,通过网站、手机报、职工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组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主题教育活动,以宣讲报告、职工演讲比赛和网络知识竞赛等方式,在广大职工群众中进行学习宣讲落实。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年”工作,增强工会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通过开展“大学习”和“大宣讲”等活动,团结动员全州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典型宣传不断深化。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为重点,深入开展“劳动者风采”宣传活动,对全州71名劳动模范的事迹进行宣传。组织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将革命进行到底”职工宣讲活动、建州60周年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和谐家庭建设·讲讲我身边的家教故事”讲演比赛,20位选手讲述了家教家风传承的感人故事。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和“寻找好父亲、好母亲”活动,并推荐优秀选手参与省级评选,在全州唱响劳动最光荣的主旋律,激发职工群众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文化建设不断优化。千方百计投入资金力量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和活动阵地建设。推进“职工书屋”建设,目前全州累计建成“职工书屋”全国示范点12个、省级示范点27个、州级示范点117个;开展“读一本好书”征文、“共谱蓝图——我心目中的理想书屋”征集和“阅读经典好书·争当工匠人才”主题阅读交流活动。组织第六届“书香三八”读书活动,征集到女职工征文及家书300多篇。参与联办了州公务中心职工运动会和2018年七彩云南全民健身运动会健步走活动暨“红塔乐走(楚雄站)”徒步活动,举办了楚雄州第五届州县市总工会职工运动会,推动全州各级工会组织文体活动多样化。
凝聚发展力量 助力发展大局
劳动竞赛活动全面开展。开展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举办云南省第五届滇中城市经济圈职工技术技能大赛楚雄选拔赛,其中,10名选手参加省级大赛并获二等奖。与州卫计委、州教育局联办了楚雄州采供血机构岗位技能大赛和楚雄地区高中英体美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活动激发职工群众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职工技能素质稳步提升。持续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完成了35990名农民工引导性培训,全年下拨使用职工素质提升培训经费172.5万元。深化职工技能培训,名师带徒、岗位练兵,全面提升职工技能素质。
劳模引领作用有效发挥。推荐评选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状”2个、“五一劳动奖章”3人、“工人先锋号”1个。推荐命名第二届“云岭工匠”5名。推荐评选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9人、“五一巾帼标兵岗”9个。创建州级职工创新工作室8个、职工技师工作站2个,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3个、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通过典型选树和大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先进模范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显著发挥,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制定出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全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突破。
聚焦主责主业 切实维权服务
和谐劳动关系有效构建。建立完善州、县(市)、企业三级劳动关系监测组织网络和分析研判机制,组织召开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席会议。探索完善职代会、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全州86个国有企业厂务公开、职代会建制率达100%,719个事业单位全部建立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4402个企业建立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制率达99%。
工会劳动保护切实加强。组织473个单位、3133个班组、38617名职工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积极参与重大生产事故调查处理,保障广大职工安全健康权益。认真落实《云南省工会劳动法监督条例》和《云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工会法律服务明显增强。开展“七五”普法宣传和农民工法律知识竞赛,有效增强了劳动者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加强工会信访工作,接待并及时处理职工来信来访42件,积极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有效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和谐。
推动创新服务 构建服务体系
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推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型升级,9个县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通过省总工会考核验收。全州累计发放“工惠卡”64724张。投入资金228万元,创建示范性“职工驿站”76个。在乡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建成“农民工服务站(点)”37个,工会服务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不断创新职工服务阵地、载体和服务方式,构建帮扶、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职工服务体系。
传统服务品牌持续做实。持续开展送温暖、困难职工帮扶、金秋助学、职工医疗互助、女职工“关爱行动”等活动,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组织16.9万名职工参加第十四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收取互助金2052.82万元,为2.7万人次职工申请办理了互助补助、发放互助金2541.39万元,进一步减轻了职工医疗负担。完成“贷免扶补”70户、创业担保贷款20户,帮助申请创业贷款1088万元,带动就业318人。对5名省部级劳模进行了认定,为14名全国劳模、58名省部级困难劳模申报发放补助金45.6万元,为76名州级劳模发放帮扶金8万元。
脱贫攻坚工作精准推进。大力开展“新工人、新成长、新市民”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对3582户、9670名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开展了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实现了2846户、7637人解困脱困。做好挂包联系村扶贫工作,全面落实挂包帮责任,投入89.3万元助力大姚将军村和武定铺西村开展脱贫攻坚,助力贫困村脱贫摘帽。
加强自身建设 深化改革创新
工会改革稳步推进。按照“增三性去四化”的改革要求,全面落实工会改革实施方案,完成州总工会机关机构设置、职能调整、定编定岗、干部配备等工作,30项改革配套制度措施相继出台,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加强对全州工会改革的分类指导,10县市工会改革按方案全面推进实施。
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加强依法普遍建会,持续加大“两新”组织建会力度,把工会基础比较薄弱的非公企业和小微企业作为组建重点对象,依法推进各类非公小微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全州共建成非公企业单独基层工会3229个,联合基层工会143个。大力实施“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完成了635户“六有”工会建设验收,精心打造“职工之家”示范点60个,推荐表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个、全国模范职工小家1个,真正使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加强工会经费收缴工作,对县市总工会及州属企事业单位基层工会开展了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审查审计,不断提高工会经费使用效益。深入开展4次大调研活动。加强工会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工会”工作,州总工会网站正式上线运行,精心组织编撰出版发行了《楚雄州工会志(1956—2016)》。
机关党建全面加强。以推进“基层党建巩固年”工作为抓手,做好工会机关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实现州总工会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创建达标。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政治生态修复年”工作和“十个一”警示教育,召开了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切实扛稳、抓牢、做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攻坚年”工作,从严从实从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采取强硬措施,坚决整改,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通过加强工会干部协管和教育培训,推动各级工会领导班子建设,按工会改革要求选配州、县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18名,举办了楚雄州工会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加大工会干部业务培训力度,对144名基层工会干部开展了上岗资格培训,对1480名工会干部开展了工会财务业务知识培训,打造了一支政治能力素质过硬的工会干部队伍,为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提供坚强保证。
建功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
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2019全州各级工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中国工会十七大、省第十二次工代会和州委九届四次全会、省总工会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在思想政治引领中凝聚职工力量,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在做实维权服务中赢得职工信赖,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动力活力,在加强工会党的建设中砥砺奋进,不断增强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坚定不移实施“1133”战略,为建设“中国彝乡·滇中翡翠·红火楚雄”,实现彝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功立业,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