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永仁县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8/3/21

永仁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以来,累计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6164户21942人,2016年末,贫困发生率达17.3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7年,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坚决的政治态度、坚定的工作信心、坚强的统筹保障,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集各方力量,凝聚各方智慧,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立下军令状,下足硬功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全县达到贫困退出标准的贫困户有1627户5915人,6个贫困行政村和永兴傣族乡达到出列标准,脱贫攻坚顺利推进。

责任更加精准

始终把精准脱贫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强力强势推进。县委书记、县长严格履行双组长责任,遍访贫困村,深入贫困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以上率下,做到“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县级领导履职担当,深入乡镇、村、组、户调研,开展“挂包帮”示范引领,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整合工作力量,统一指挥、统一号令、统一步调攻脱贫。层层签订《年度脱贫攻坚责任书》,细化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体责任、行业部门责任、乡镇直接责任、村“两委”工作责任、挂包单位挂包干部包保责任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扶责任“六个责任”,对行业部门、挂包单位与县乡村、挂包干部与贫困户捆绑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压紧压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脱贫攻坚责任。

对象更加精准

精准扣好脱贫攻坚的“第一粒扣子”。坚决按照“无错评、无漏评和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的要求,全面深入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县级领导分乡镇包干、行业部门积极行动、纪委组织部门跟进明察暗访。成立7个工作指导督查组,认真开展督查。采取统一认定标准、统一操作流程、统一核查口径、统一档案目录、统一数据比对、细化指标解释的“五统一、一细化”措施,开展“地毯式、拉网式”调查,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贫困人口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档,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全县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实现“零错评、零漏评、零错退”,经过省第三方考核评估组的严格评估,评定为合格县。

施策更加精准

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扎实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百日行动”、“提精神、强本领、硬作风、抓保障、严纪律、齐攻坚”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对标政策抓落实、对准问题抓整改、对照任务抓进度。

聚力“五个一批”,在治本上下功夫。出台《关于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等“2+3+6”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目标,完善措施,打出一系列政策措施“组合拳”,加强“刚性”措施保障,把扶贫资金管理和产业、教育、健康、生态、社会保障、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精准扶贫工作责任化、措施化、清单化、具体化;发展生产“创新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突出龙头、基地、大户带动。2017年,全县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162万余元,整合涉农资金26021万余元。发放扶贫再贷款500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5002.3万元,贫困户获贷率达52%。投入产业扶贫财政专项资金3360余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5002.3万元,全县3906户贫困户享受到了产业项目扶持。芒果、冬桃、蔬菜、烤烟、蚕桑、黑山羊、生猪、牛等成为群众增收产业。组织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1.23万人,实现转移就业6400人;易地搬迁脱贫“挪穷窝”。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六类”区域的618户、2322人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实施移民搬迁安置。聚焦“4类”重点对象,按照“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群众参与”的原则全面落实C、D级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协同推进非“4类”对象危房改造。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已全部竣工,2017年度任务已全部开工,今年6月底可全部入住;生态补偿“绿生金”。把造林绿化、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建设、生态效益补偿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村倾斜,让贫困群众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对建档立卡中3467户、12802人退耕还林贫困户,争取生态项目给予倾斜,设立护林员、防火员等生态公益岗位,优先安排150名贫困人口就业。支持贫困群众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增加其生态建设管护收入,保护好青山绿水的同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发展教育“拔穷根”。制定实施《永仁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教育政策项目资金向贫困乡村聚焦,做到资助关爱留守儿童全覆盖、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全覆盖。全县共投入学生资助资金2268.2602万元,资助学生30113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7518人次,全县贫困家庭在校学生100%获得资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重点保障贫困家庭中1380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贫困家庭在校学生100%获得资助,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社会保障“守底线”。对全县符合条件的585户139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社会保障政策兜底,向448名特困人员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向450名医疗救助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各项工作落实,确保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县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达100%,9类15种大病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综合报销比例达78.54%,实际报销比例达74.62%。县内公立医院全面实现“一站式”结算,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帮扶更加精准

推进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双推进”工作经验开花结果。整合资金6950余万元,新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198个。开展“基层党组织+电子商务”整县推进工作,在行政村建立电商服务站57个。选派村党组织第一书记43名,扶贫工作队员对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和基层组织建设软弱村全覆盖。

2776名干部“挂包帮”贫困户实现全覆盖,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增派补充到254名,做到派人精准、精干。招商银行、省妇联、上海嘉定区以及州级相关部门结对帮扶力度持续加大,项目资金、干部培训、信息共享等方面成效显著。“百企帮百村”行动深入开展,65家企业结对帮扶1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形成“村企共建、共同发展”的帮扶新机制。

不断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深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和“苦熬不如苦干”的永仁精神,实施村寨氛围营造工程。采取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永仁好人”、“永仁乡贤”、精神文明家庭和先进个人,编排“花灯”“小戏”,开办“小广场”“大喇叭”,先进事迹宣讲等多种形式,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增强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的意识。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办脱贫攻坚专栏,在村庄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开办“永仁县脱贫攻坚乡村讲坛”,以县干部讲政策、乡镇干部讲措施、村干部讲经验、“脱贫光荣户”讲感受的方式,把政策宣传与脱贫经验推广相结合、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相结合,让脱贫政策、脱贫方法、致富经验进农村、到农户。规范制作全县统一的干部“帮扶卡”、政策“明白卡”、收入“明白卡”,全过程记录帮扶措施、过程和成效,增强了贫困群众的思想认同、工作认同和情感认同。全县涌现出一批学得深、干得实的先进典型,1户光荣脱贫户、1个扶贫明星企业、1名社会扶贫模范获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

成效更加精准

紧紧围绕州下达永仁县4698名贫困人口脱贫、6个贫困行政村出列的底线任务,攻坚克难,精准施策。对照户“6”有、村“10”有的脱贫标准、“三率一度”、国家对省扶贫开发成效考核“7+2+1”指标,深入实地抽查“体检”,经州对县、县对乡考核评估,年度脱贫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超额完成。2017年末,全县有1627户5915人的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3200元,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项目扶持、安全住房、适龄青少年就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参保率、家庭成员中符合条件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等均达到标准,实现脱贫。完成2017年度贫困人口脱贫底线任务的126.15%,贫困发生率降至9.86%。

贫困行政村出列任务圆满完成。2017年度计划出列的6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均下降至3%以下,通村道路硬化、10千伏以上动力电,通自来水且饮水安全有保障以及标准化卫生室,广播电视覆盖率、光纤网络覆盖,公共活动场所、义务教育入学率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标准,实现出列。

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的扶持下,一批批世代居住在崇山峻岭的村民走出了大山,一栋栋整齐规划的新居拔地而起。贫困村群众通过种植芒果、樱桃、核桃,走上了一条健康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字字千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永仁全县各族人民将合力攻坚克难,共同团结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决打赢新时代精准脱贫攻坚硬仗!

(邵永忠 殷庆洪 李海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