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陈豪在我州调研时提出,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意识,主动服务好国家战略的实施,积极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形成滇中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为滇中地区崛起作出新贡献。
副省长丁绍祥,省政府秘书长卯稳国、副秘书长李石松,省工信委主任岳跃生,省交通厅党组书记王云山,省政府研究室主任王兴明,省住建厅副厅长郭五代等参加调研。
楚南一级公路刘家村大桥建设正酣,施工人员正在繁忙地浇筑桥墩。陈豪走进工地,详细了解工程进度,要求相关单位严把工程质量、严格资金管理、严管施工安全。他强调,楚雄州要立足自身优势,强化与周边州市的互动发展与功能互补,以交通和产业为突破口,优先推进、快速连接交通基础设施,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全力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
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楚雄市紫溪镇紫溪彝村,陈豪对这个规划统一、功能配套、干净漂亮的旅游村庄十分赞赏,专门走进李学保、陈发云等村民家中,仔细询问经济收入、家庭生活等情况,对村里通过文明创建、星级评比等措施加强自我管理的做法表示肯定,并希望村民们进一步强化市场观念、增强诚信意识,把美丽乡村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他强调,要充分挖掘和弘扬楚雄州丰富的民族文化,推动旅游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在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陈豪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叮嘱企业负责人要充分发挥云南生物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品牌,占领市场,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楚雄市阳光花园保障房建设项目工地施工繁忙,建设如火如荼。陈豪强调,各级一定要加强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配套建设,让老百姓住进来更为方便,真正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州职业教育园区,当了解到民族中专学生毕业就业率高达99%时,陈豪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说,学校一定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注重科研成果的应用,走出一条符合楚雄实际的“产学研”发展之路。在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陈豪指出,要充分发挥和挖掘高新技术企业的潜能,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同时,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实现产城协同发展,为全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随后,陈豪还深入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等地调研。
在听取州委副书记、州长李红民代表州委、州政府的工作情况汇报后,陈豪对我州去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给予肯定。他说,近年来,楚雄州紧紧围绕富民强州目标,实施工业强州、开放活州、科教兴州、生态立州四大战略,全力打造烟草、冶金化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文化旅游、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重点产业,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正释放出新的活力,民生不断改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下一步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下了基础。
陈豪指出,楚雄州是连接滇西的重镇,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郁、产业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楚雄州各级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良好的发展势头、良好的作风,以问题为导向,攻坚克难,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主动认识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
陈豪强调,楚雄州上下要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桥头堡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速,彝州楚雄紧紧围绕富民强州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一要以实施国家战略为中心,抓住发展新机遇,在服务好国家战略的同时推动自身发展。二要以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为契机,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和产城协同发展。三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形成经济提质增效的新优势,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形成滇中地区新的增长极。四要以问题为导向,攻坚克难,促进新发展。努力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投融资体制机制等难题,逐项研究,逐一破解。立足于创新驱动,着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信息产业,打造新的产业高地。
州党政领导张太原、李红民、邱江、卢显林、任锦云、左荣贵、杨照辉、赵克义、孙赟、邓斯云、周兴国,州政府秘书长李德胜陪同调研或参加汇报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