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州高位强势强力推动中央督导组发现问题整改落实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9/4/29

自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20督导组下沉我州开展督导以来,州委、州政府始终把督导发现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坚持问题导向、压实整改责任、部署整改任务,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高位强势强力推动督导发现问题整改,全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认领问题。州委、州政府切实把督导发现问题的整改作为补齐短板、推动全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的重大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督导组组长、副组长以及省委书记陈豪在督导动员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大力弘扬自我革命精神、斗争精神、专业精神、钉钉子精神、工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敢于撕开“口子”、揭开“盖子”、深挖“根子”,对中央督导组下沉督导反馈我州的2个方面9个问题和提出的7个方面工作要求,照单全收,不回避、不推脱,不遮掩、不护短。并举一反三,对号入座,从政治站位、依法严惩、综合治理、深挖彻查、组织建设、组织领导等方面深挖问题根源,找准解决路径,列出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措施,逐项逐条整改落实,坚决做到确保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坚持领导带头,强化责任担当。实行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制,及时成立由州委、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20督导组督导楚雄州反馈意见清单整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由州委常委和州级领导尽快牵头研究制定分管联系领域(系统)和部门整改措施。4月22日,州委副书记、州委政法委书记李明专题召集公检法司等主责部门,对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20督导组督导反馈意见清单整改责任分解进行交办。截至4月25日,全州10县市和州级成员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按照任务分解方案细化整改方案,逐项建立整改清单,量化整改目标,切实将整改任务落实到主要领导、相关部门和具体人员,形成“一把手”抓总、分管领导牵头落实、相关部门和具体人员协同作战的整改格局。

高位研究部署,全面推动整改。4月19日,州委召开第107次常委会,专题听取中央督导组下沉楚雄州督导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在楚督导通报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全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决扛起落实整改的政治责任,即知即改、立整立改、真整真改。4月25日,州政府召开第57次常务会议,听取了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20督导组进驻楚雄州下沉督导工作情况汇报,对全力整改督导发现问题作出了安排部署。4月26日,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督导整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州委书记杨斌对全州坚决全面彻底抓好督导发现问题整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全州各级各部门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工作责任体系,着力提高线索核查质效,坚持尽锐出战。切实解决“上热、中温、下凉”“内热外凉”“外热内凉”以及“压差”“温差”“落差”“偏差”等推动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把专项斗争作为“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政治生态巩固提升年”的重要内容,坚持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建立健全政法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有机衔接、查处黑恶势力与“破网打伞”“打财断血”有机衔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综合治理有机衔接、持续打击和动态总结有机衔接等工作机制,切实形成管用务实的巩固整改成果的长效机制。结合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处于治“标”和治“根”并存向治“本”推进的阶段性特征,加大典型案例“曝光”,推动宣传发动再延伸,合力攻坚,树立“一盘棋”思想,提高工作整体性、协同性,以真功夫、细功夫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坚决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

健全制度机制,压实整改责任。以抓好整改落实为契机,紧紧围绕“打、防、管、建”,一手抓问题整改,一手抓工作推进,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不断建立健全“当下改”和“长久立”的体制机制,完善常态化、长效化办法措施。建立健全督导发现问题整改考核问责机制,把督导整改工作成效纳入全州综合绩效考核指标,强化监督问责力度,对整改工作不到位的坚决严肃问责。严格推行“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制落实”制度,逐条明确整改内容、整改目标、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实行倒排日程、挂图作业,动态管理、逐项销号。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将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为州委、州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和州委巡察重点内容,切实加强对各级各部门整改落实工作的检查督导,高位强势强力、根本性兜底性地推进整改落实,增强动力活力,推动专项斗争持续深入发展。

截止目前,全州共立案侦查涉黑组织4个、涉恶犯罪团伙23个,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财产5306万元;检察机关共批捕涉黑涉恶案件33件116人,起诉涉恶案件27件201人;法院一审判决涉恶案件10件77人,二审判决涉恶案件4件32人;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保护伞”案件4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组织部门排查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926个,其中提升整顿村(社区)党组织103个;调整撤换3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排查整治“村霸”8名、庸懒滑贪“四类村官”32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