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一片灿烂多情的阳光土地。五年来,永仁县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始终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激励全县干部群众弘扬“苦熬不如苦干”的永仁精神,加快建设中国阳光城、云南北大门、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奋力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永仁华美篇章。
思想建设一刻不松懈
永仁县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来抓。“我们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县委书记杨仕坤在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掷地有声。
思想建设首先从党员领导干部抓起。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的行动自觉出发,县委先后出台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细则》、《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办法》,把学习情况作为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一,促进学习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提升理论武装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思想建设注重全覆盖。结合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建永仁县苴却宣讲团,成立文艺、教师、少数民族、老干部、非公经济组织、农民等若干支宣讲小分队,采取灵活多样的宣讲方式,深入民族村寨,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个时期党的利民富民政策传达到基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行动”,推动理论、新闻、社会、文艺、典型“五宣联动”,推进“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森林县城、智慧县城、生态县城”“六城同创”,抓好主题公园、主题街区、主题广场建设工作,打造云南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示范基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现全县全覆盖。先后培树了梁达松、李云燕、李培龙以及“永仁好人”“道德模范”等一批可学、可亲、可比的身边典型。
不断强化思想阵地建设。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带动理论学习向一线发展、向基层延伸。针对科级干部素质提升,搭建了《永仁讲坛》平台;针对全县党员干部学习需要,强化县委党校等理论阵地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类干部培训;紧紧依托“三会一课”等形式,集中学、研讨学、现场警示学,讲认识、讲感悟、谋工作。通过系统抓思想建设,全县党员干部心齐气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基层党建一刻不放松
五年来,永仁县委始终牢记肩上所扛的责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突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建设,着力推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
党的组织和工作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党建工作责任区,形成了承诺、述职、督查、评价、考核、奖惩“六位一体”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对全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提升。积极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等模式和依托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产业链等分类设置党组织。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流动党员中组建党组织力度。全县100%村(社区)党组织实现“三有一化”、100%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配备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100%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党建经费9000多万元,充分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
活动阵地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推进村(居)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到今年底,将实现所有村(居)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全覆盖。落实“互联网+党建”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基层党组织+电子商务”整县推进工作,全县63个村(社区)都建有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积极探索“支部+电商+合作社”模式,加大电子商务信息进综合服务平台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农特产品的“线上”销售,解决联系服务基层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积极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县所有村都有了集体经济收入。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认真实施“彝州脱贫先锋行动”,紧扣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努力实现“组织更强、发展更快、人民更富”的目标。始终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思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作用,让扶贫有灵魂、党建有抓手,扶贫开发可持续、群众增收有保障。
作风建设一刻不停歇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五年来,永仁县委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管党要求,压实“两个责任”,坚持问题导向,严肃问责整改,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定不移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紧盯“四风”抓细抓常。积极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准确把握“第一种形态”的运用,认真落实“四项谈话”制度。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开展责任主体提醒谈话1135人次,组织提醒谈话47人次、函询谈话27人次、诫勉谈话28人次。持续深入开展“六个严禁、不作为乱作为、‘四风’问题‘回头看’”等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从严从紧从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查偏纠正专项行动,对查找的131个问题责成相关单位认真整改落实。
充分发挥巡察利剑震慑作用。以发现问题为导向,突出巡察工作重点,加强对被巡察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检查。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及时依纪依规分类处置,并严格督促被巡察单位认真抓好整改。目前两轮巡察发现的205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95个,移交的15个线索已核实处理9个,其余6个正抓紧处置。
保持严厉惩治腐败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七机关”协作配合查办案件机制,完善协作成员单位案件线索移送、案件报告、案件通报等相关制度,反腐败合力显著增强。建立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五项工作机制,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排查。五年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242件(次),立案83件83人,审结79件79人,给予党纪处分59件59人、政纪处分29件29人、党政纪双处分9件9人。
队伍建设一刻不含糊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五年来,县委坚持不懈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选育用管等方面健全机制,“选”出导向、“育”出素质、“用”出活力、“管”出正气,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全面提升,作用发挥成效明显。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认真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全面落实“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固定活动日、党费日、党员积分制管理等制度。应用“菜单选学”理念,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和培训,扎实抓好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新发展党员、大学生村官党员、党员致富本领和创业技能“四项”培训工程,实施党员增强党性、提高能力“双育”计划,增强农村党员“双带”能力。五年间,共扶持发展党员致富示范户300户,带动1000余户农户发展产业。
抓实干部队伍建设。把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注重在重大事件、关键时刻、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干部,在抓项目抓发展抓脱贫中考察识别培养干部,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困难多、矛盾多、情况复杂的基层一线培养锻炼,选派部分优秀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探索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积极干事创业。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完善更加开放灵活的聚才机制,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县院科技合作平台,成立了“技能扶贫教育培训基地”、永仁县油橄榄专家基层工作站和松露专家基层工作站。不断探索深化与重点院校签订技能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上海嘉定区、省林科院、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等重点院校深入开展了项目合作、智力帮扶、人才服务、信息共享。实施“永仁名师、永仁名医、永仁名匠、永仁名家”等重点人才培养工程,激发全县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五年来,永仁县委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查利么村党总支书记李云燕当选云南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莲池模式”在全省推广;梁达松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永仁县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永仁经验得到中央和省、州充分肯定;2013年、2014年连续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先进平安县”;今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位居全省第一。2011年末与2016年末相比,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1%。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以“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开拓创新精神,建设好中国阳光城,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邵永忠 彭 莉 冯自科 苏超君 李雄映 彭 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