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园六区 助推富民强县——禄丰工业园区建设巡礼

2020年10月10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3/9/12

被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产值超千亿元的禄丰工业园区,园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成昆铁路、320国道、安楚高速公路呈川字型贯穿园区。全县工业园区从零起步,由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呈现出爆发式扩张态势,园区面积不断拓展,项目推进成效显著,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核心产业开始形成,并且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现如今的工业园区已经成为禄丰县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崭新平台和核心载体,正带动着禄丰工业经济向更新阶段,更高水平高歌猛进。

近年来,禄丰县立足实际、着眼未来,按照推进工业集中、土地集约、产业聚集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任务,着力开展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审批等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已整合和争取各类资金11.78亿元。目前,《禄丰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经过2轮调整修改后,形成“一园六片区”的规划格局,总体规划面积为100.86平方公里。其中:金山片区规划定位为以冶金、建材产业为主体,配套发展化工、机电及高新技术等产业的现代化工业聚集区;勤丰片区规划定位为以冶金、化工产业为主体,发展新型物流产业为生产配套服务的工业聚集区;土官片区规划定位为以金属钛材深加工、食品加工、轻型制品加工为主的特色片区,在土官片区总体规划中,重点规划了6787亩的楚雄昆钢产业园,作为土官片区的“园中园”;罗次片区规划定位为以数控研发、加工、销售以及数控配件加工为主导,以农副产品加工、生物资源和新能源等附属产业为辅的工业聚集区;一平浪片区规划定位为以发展盐化工、煤化工工业以及配套产业为主的工业聚集区;大庄片区初步规划为省级禄丰工业园区的拓展区,依托县内铅锌和煤产业等,以冶金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至6月底,入园企业达4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2户。

为不断夯实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该县积极拓宽筹融资渠道,创新筹融资模式,加强银企、银政合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抓紧抓实园区水、电、路、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园区发展基础,为园区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注入强大动力。目前,金山片区相继建成了东河、石门水库至金山片区供水管线和金山南路南延长线、世纪大街南延长线等工程,水、电、路网等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勤丰片区先后投入资金3.4亿元建设了腰站220KV变电站、沙龙河水库建设工程及园区主输水管道、钛产业基地南、北进场道路和勤攀环线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在土官片区投入资金9589万元建成了“云钛路”及老鸦关水库至土官片区供水管线、洪山变电站、腰站变电站至指挥营供电线路等工程项目,并启动了老鸦关水库扩建工程及指挥营110KV变电站建设工作。同时,投入3.1亿元的以茅粮集团彝州酒业为主的土官北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已启动建设。

在破解园区“用地”瓶颈问题上,该县通过成立土地审批、收储机构,制定工业园区土地开发、收储方案,着力在整合土地资源、盘活园区土地上做好文章。抓住加大工业用地储备这个切入点,结合各片区地形、交通、区位优势,通过成立公司对园区国有土地进行一级开发,将园区内重点区域地块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盘子,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为园区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增强园区自我发展能力。

总投资18.79亿元年产6万吨钛白粉生产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32亿元,进行单机试车;总投资19.98亿元年产1万吨海绵钛生产线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8.89亿元,进入试生产阶段……回望上半年禄丰县的重点项目建设,我们看到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截至6月底,全县共实施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67项,其中新建项目36个,到位州外资金21.5亿元,同比增长36%。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这是禄丰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理念。“如何抢抓机遇,引进、争取和实施各项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的实施拉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县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县委书记柴万宏说。据初步统计,近五年全县共引进实施各类大小项目361个,投资达70多亿元。

“项目的实施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一个好的项目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优化地方经济发展结构都具有重要作用。”县经信局负责人介绍,恐龙文化旅游项目的实施及侏罗纪世界投资有限公司的入驻,成功打造了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旅游景区,成为禄丰县第三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不仅每年为当地群众带来户均2000多元的收入,而且不断带动其他产业纷纷入区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按照“企业发展就是我发展”的理念,该县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着力在引进大项目上下功夫,在及时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的同时,加大对入园企业的扶持力度,切实将省、州发展工业经济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用好用活用足,加大协调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亲商、爱商、护商、重商”的良好氛围,争取更多更好的项目入驻。

为在招商引资数量、规模和质量上寻求突破,该县以项目引进、管理和服务为抓手,筛选论证一批质量高、产业链长、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做好论证、包装、策划等前期工作,并积极研究解决项目引进和推进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按照“建设一批、上报一批、催办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以现有城镇和产业为依托,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主相结合的方式和“以园招商、以项目招商、以商建园、以商兴园”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产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几年来,在对已有企业做好管理服务的同时,积极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相继引进了云冶集团钛产业项目、昆钢集团钛材深加工及民用钢结构制造、云南茅粮集团木瓜酒品等项目,园区规模逐步壮大。今年1至6月,共实现工业产值45.7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9%,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

紧紧围绕“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的要求,以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为目标,全力推进省级禄丰工业园区建设。通过以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模式,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上项目、建配套,积极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新型材料、冶金化工等领域培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和企业向园区聚集。依托云南钛业公司和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钛项目,在年产6万吨钛白粉和1万吨海绵钛和年产2万吨钛材建成投产的基础上,整合钛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加大高性能钛合金的技术研发,不断延伸钛及钛合金产业链逐步将土官、勤丰片区打造成集钛项目研发、生产、商贸、居住于一体的国家级钛产业基地。

走进云南燃二化工有限公司禄丰玻璃厂内,机器轰鸣,传输带上玻璃瓶整齐地排列着,等待工人们娴熟地将它们一个个分袋、包装、上车。一旁正在扎袋的刘美芬介绍:“我到这里上班有一年多了,待遇很不错,我们装瓶的每月1200的工资,那边管技术的3000左右,基本都是本地人,这里离家近上班很方便,周末节假日还可以休息。”这里的群众发展农业有出路,谋求进厂有工业,第三产业也方兴未艾,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情系百姓,民生为先。近年来,禄丰县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把惠民生与促发展结合起来,使发展的过程成为持续改善民生的过程,使改善民生的过程成为不断促进和谐的过程。随着园区项目建设进展快速、顺利,及相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逐步完善,在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直接和间接改善了民生,服务了社会,为推动经济发展惠民生,和谐社会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截至今年7月底,禄丰县工业园区就业人数突破9万人。“没有园区重点项目的拉动和推动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禄丰县委主要领导说。该县通过一系列富民惠民新举措,在推进和谐园区建设的同时,也使得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百姓。禄丰县坚持以园区建设带动地方发展、以地方发展促园区建设,推动城镇建设与园区同步发展。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提升园区的配套功能,引进带动力强、发展势头强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不仅为禄丰经济总量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注入了活力,在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过程中,技术、信息、科技也伴随而来,交通条件的改善为群众的出行带来了便利,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增收致富打下了基础,也为城镇居民和农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园区的一系列发展带动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以产业化发展为切入口,在互利共赢上实现新突破。扶持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是禄丰县促进农业产业化、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和途径。通过龙头企业的牵头、辐射带动,利用其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技术和资本,组织农户开展农业专业化经营,重点对规模化生产、技术支撑、管理经营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使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态向土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的模式转变,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发展效益。禄丰康源农产品加工发展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萝卜产品经营企业,该公司在碧城镇万松、上村有种植示范无公害萝卜出口生产基地5000多亩,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年出口1000多吨,公司的发展带动了禄丰县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全县种植蔬菜11万亩,带动农户3万多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禄丰云盘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猪场、双丰良种有限公司猪场、禄丰彩云印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牛场等龙头企业的发展都有效带动了全县畜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带动群众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使群众以市场为中心,以企业为龙头,自觉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农业发展市场化、产业化。目前,全县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42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主要产品涵盖蔬菜、畜牧养殖、林果种植、苗圃花卉等领域。2012年,禄丰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的纯收入分别达20510元和6230元,分别增长12.6%和17.7%。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