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永仁:“一枚印章管审批”迈出新步伐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8/2/2

2017年,永仁县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核心,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以放促活、以管促优、以服促强,以“一枚印章管审批”为基点,积极落实好重大改革举措,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集中行政审批权,形成一枚印章审批、一套清单定权力、一个大厅办证、一个平台保障服务的行政审批机制,努力营造公平有序、高效优质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理顺体制一个部门管审批

永仁县按照省、州、县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在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县行政审批局,加挂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管理局、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牌子,负责全县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

把涉及19个部门的148项(第一批划转126项,涉及14个部门)行政许可权划转至行政审批局集中行使审批权,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同步划转编制和人员。推行“一窗受理、分类办理、受办分离、协同审批、一窗出证”,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在开通行政审批服务“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两证整合”绿色通道、建立网上审批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将分散在县级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剥离出来,交由行政审批局集中、统一处理审批的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各个环节工作,推动实现“进一个门、找一个人、盖一个章”办结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的成本,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集中受理大厅之外无审批

永仁县实行划转至行政审批局的审批事项在审批服务大厅统一集中办理,暂不宜划转的部分行政许可事项及面向社会、企业和群众开展服务的部门管理服务事项由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整合后统一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协同审批办理,实现了审批事项在空间上的集中,解决了审批服务大厅的“收发室”和“中转站”问题,做到了审批事项向审批服务大厅集中办理、管理服务事项进驻服务大厅办理到位、窗口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真正实现了“大厅之外无审批”。

为确保窗口布局更科学、更合理,群众办事可持续、可追溯、更完善、更便捷,综合考虑各部门事项多少、办件量大小及目前县政务服务中心场地条件等因素,永仁县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窗口设置仍然分为常驻窗口、综合窗口和分中心三大类,涉及进驻窗口27个部门,进驻事项242项。

自2017年6月22日,永仁县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运行至2017年12月6日,共受理行政许可事项899件,办结890件,正在办理9件,涉及审批类38件,备案类62件,投资概算147.18亿元,办结率100%;办理公共服务事项88062项,月均办件14677件。

精简环节优化程序快审批

永仁县以行政审批改革为契机,清理事项审批环节,归并交叉重复的审批环节,无法律法规规定和实质审查内容的审批程序和环节一律取消;同一部门相近、相似的审批程序和环节一律归并;提交同一部门审查的报件和材料一律不得重复。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扣审批各环节的难点和“堵点”, 精简前置环节,完善行政审批各节点间的“连接环”,实现审批环节无缝衔接。缩短征求意见、专家评议和社会公示时间,减少审批事项的体外运转时间。申办人只需要到“一个窗口”、提供“一套材料”、盖“一枚印章”,即可享受“一站式”服务。

“2017年6月挂牌到现在,我县发展市场主体1378户,净增企业266户,大量企业的进驻与审批流程方便快捷不无关系,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县行政审批局局长李茂城说。依托行政审批实体大厅和网上审批服务平台,通过优化审批流程、优化审批环节、优化信息共享、优化部门配合,推行实体性审批大厅与网上审批大厅并行互补、线上与线下服务有机融合等举措,使审批环节和申报材料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审批效率总体提升50%以上,审批办理实现全县范围内全天候通办,真正实现“一个窗口接件、一条龙服务、一枚印章管审批”。

流程再造一套标准定审批

永仁县结合行政审批改革实际,梳理、整合划转事项,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形成审批标准,推进以部门为中心的审批流程向以行政相对人为中心的流程转变。明确每一个事项的审批法律依据、办事条件、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标准、申请材料,编制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形成审批标准126份事项清单和办理流程并印制成册对外广泛宣传,使行政审批流程形象化、简明化、可视化,从源头上避免了行政审批岗位“换一个人就换一个标准、换个领导就换个标准”,规范工作人员审批、服务行为,细化量化裁量标准,实现审批要素、流程和裁量基准标准化。

着力推行商事服务登记制度,按照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企业印章准刻证“六证合一”办理模式,申请人只需要“跑一次”,即可领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办结时限由原来5个工作日缩短至最快24个小时。

着力推行重大项目联合审批、联合通办,对在同一阶段实施的多个审批事项,统一实施细则标准、统一梳理审批要件、统一告知审批结果,既简化审批流程又规范自由裁量权,主动为企业解决审批难题,降低企业办事成本,进一步加快项目审批和落地。

着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探索“网上审批、限时办结、上下互联、在线监督”的网络化审批模式,构建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随时随地随身”办理模式,审批服务事项全县范围内全天候通办。

着力推行整合资源搭建为民服务平台,把为民服务工作延伸到村民小组,切实打通服务群众工作的“神经末梢”,最大限度拓展了联系服务群众的触角。目前,村民小组可以办结申请低保、残疾证等25项业务,其中,3项可以当场办结,其余22项限时办结,变“群众跑”为“网络跑”,使为民服务代办点的服务既看得见又摸得着。

健全机制规范行为助审批

永仁县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实行“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行政审批局负责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所需的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基本程序环节,并对行政审批行为及后果承担相应责任;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行业发展规划、政策研究、事中事后监管职责和监督审批行为,依法开展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监督等行政执法工作,形成相互监督、相互配合的审批和监管分离机制。在过渡期内,原单位支持配合行政审批局对需现场核查、现场检查、现场勘查、专家评审、审查、初步审查、技术论证、检验鉴定等前置程序的审批事项,审批局配合组织勘查及评审,根据改革推进情况,待条件成熟后,由县行政审批局为主,原部门配合组织勘查及评审等相关工作。

按照省、州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巩固提升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给予设备及运行经费42万元,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造提升,高标准、规范化建设集投资审批、社会事务、商事服务、涉农审批为一体的实体审批大厅和网络审批系统,为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提供优质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

为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结合工作实际,抓好“废、改、立”工作,建立健全机制,按照制度建设总体要求,结合审批局工作实际,对已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梳理出原有的制度规定16项,新建《行政审批窗口工作职责》、《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从服务行为、服务用语、服务形象、服务效能等方面制定标准加以规范,从而促进审批工作提速增效。

“挂牌至今,通过统一、规范、集中开展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使审批环节和申报材料减少三分之一,审批效率总体提升50%以上。有效杜绝了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吃、拿、卡、要等现象发生,让群众办事少走弯路,从而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李茂城说。

通过一系列强力的改革举措,做强县级政务服务平台,着力将县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成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中介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做实乡级为民服务平台,建设大厅式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做活村级为民服务平台,建设大厅式集中办公的为民服务站,并全面推行层级分明的免费代办服务,从而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延伸,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着力消除“中梗阻”,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免费的“全过程、专业化、零障碍、高效率”服务。 (邵永忠 李 欣 邓天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