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禄丰县建实管好用活村民小组活动场所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8/6/22

“沙依郎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们注意啦,沙依郎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们注意啦,请大家明天早上9点到村委会开养殖技术培训会!”打开电源开关,类似的会议通知、政策知识等内容,便可通过禄丰县恐龙山镇甘冲村沙依郎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大喇叭传到村民耳中。在禄丰,像这样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共有999个,实现了党员“10人以上或群众200人以上”村民小组全覆盖。

近年来,禄丰县坚持把加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持续发力、强力推进,把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2016年底,按照省、州党委对村民小组活动场所要实现党员10人以上或群众200人以上“全覆盖”的目标任务要求,该县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党组织设置和党员群众分布等实际情况,坚持规模适当、功能优先、经济适用、节能环保原则,按照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民居建筑相协调、注重融入党建元素、突出党组织阵地的功能属性的要求,在已建769个活动场所的基础上,投入3300余万元,又建设了230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并建设党员活动室,配套活动广场、公用厨房、厕所等公共设施。2017年底,230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按照“十有”标准建成验收并投入使用。

抓实“建管用” 小场所变身“大阵地”

在村民的屋后空地或是村委会的院子里,“自带板凳窝墙角、干部群众比嗓门”,这是过去没有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一平浪镇三村村委会集中开会时的真实写照。如今,走进三村村委会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村民活动室、便民服务站、远程教育设施等一应俱全,墙上村务公开栏、党务信息宣传栏、制度牌十分醒目。“现在的村民活动场所环境整洁、布局合理,已成为村民们喜欢去的地方。”三村党总支书记蔡炳祥说。

“建”上着力。村民小组活动场所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群众的政治阵地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服务阵地。为切实建好村民小组活动场所,2013年至2016年,禄丰县县级财政连续4年每年预算200万元用于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室建设,并整合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3300余万元,按照“六有”设施建设配备自然村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室300个。2017年,该县按照省、州党委要实现所有村民小组均有可供使用的活动场所的要求,根据建设实际,制定了《禄丰县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县级统筹、镇村实施,整体推进、分步配套,因地制宜、共建共享”的建设思路,建筑风格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一和规范,在建设内容及标准上,由县住建局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分80平方米、10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三个标准样式,各设计2套工程图纸和配套的建筑规划布局方案,提供各乡镇和村民小组参考使用,共计实施230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各乡镇把活动场所的规范建设与基层党组织示范点打造有机统一起来,与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和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严格按照“基层党建整县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10个规范要求来统筹建设,做到了软件硬件一起抓、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在把控好建设投资规模、杜绝举债建设或盲目扩大建筑规模的同时,适当兼顾硬化、绿化、亮化、美化配套设施,确保每一个活动场所选址恰当、设计合理、经济实用、体现特色。通过活动场所建设,在农村集中打造一批基层党建示范集群,把亮点连成片,把集群变成风景。通过规范统一的布局设计,把党组织阵地的功能属性充分体现出来,截至2017年底,230个新建设点,均按“十有”标准完成建设,做到了有党员活动室、有群众活动广场、有牌匾标识、有旗杆国旗、有党旗党徽、有电教设备、有桌椅板凳、有培训资料、有大喇叭、有管理制度,并通过了县级验收。

“管”上发力。实施活动场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禄丰县始终坚持建管用并重,提前考虑和着手活动场所建成后的管理使用工作,研究制定了《禄丰县加强村组活动场所建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村组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统筹使用,使之成为村组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综合服务、文体娱乐的中心。以村民小组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为活动场所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安排专人进行管理;明确具体管理内容,健全完善日常管护、使用登记等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完善资产管理台账,明确产权归属,严格资产监管,严禁任何个人以任何名义侵吞私占,挪作他用。同时,根据各村活动场所使用方向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等制度,并完善《村规民约》,确保活动场所管理人人参与、资源共享。

“用”上拓展。注重村组活动场所“一室多用”功能的发挥:支部活动“用”——依托党员活动室,党支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和党员固定活动日等活动,保证了基层党组织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村民自治“用”——利用活动室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户长会等,为群众参政议政和村民自治提供场所,有效实现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服务群众“用”——利用活动室开展民事代理代办、政策法规宣传、实用技术培训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拓展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切实把村组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党员活动阵地、村民议事场所、服务群众窗口和红白理事会、文化图书室、老年活动室”。

强化服务功能 小平台搭建“大舞台”

“时常有县、乡农技人员来这里授课,教我们怎样科学种养殖、怎样发展那些收入高的产业。通过培训,我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脱贫致富道路越走越宽,这个村民活动场所建得好。” 彩云镇彩云村委会半山村村民李杰夸赞道。近年来,禄丰县切实加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将民主议事、学习培训、党群活动、客事办理、文化娱乐等功能整合纳入其中,拓展活动场所综合功能,真正使活动场所成为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凝聚人心的 “大舞台”。

强化政治功能,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民主议事中心。党支部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把活动场所作为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的主阵地,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民主议事决策制度,通过召开支委会、党员会、户长会等形式,以活动场所为中心抓大事、议大事,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乡村民主治理。

强化教育功能,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学习培训中心。“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开展以来,以活动场所为主阵地,建立了165个“新时代讲习所”,以“流动党校”、“科技下乡”等为载体,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种养殖技术等学习培训活动,不断加强党员群众思想政治建设,促进能力素质提升。

强化服务功能,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党群活动中心。活动场所按照“十有”标准完成了规范化建设,配置了电视、广播、音响等设施,165个行政村活动场所设置了“党建书架”,开办了“农家书屋”,土官镇一碗水、中村乡叽啦、黑井镇三合等部分村根据民族特色布置了民族文化传习所,创办了“文艺创作室”等功能室,为传承民族文化和党员、群众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年初以来,各党支部组织开展了“清河环保党员在行动”等主题党日活动、庆祝“三八妇女节”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活动场所逐步成为了党员、群众集中活动的主阵地。

强化治理功能,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客事办理中心。村集体投入建设资金,购置了餐桌餐具等客事必要用品用具,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强保障。在优化服务的同时,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客事俭办,规范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在活动场所办理各类客事1200余场次,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逐步扭转,勤俭节约的好风气进一步树立。

强化创建功能,把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文化娱乐中心。为发挥好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多样化作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禄丰县还鼓励成立文艺创作室,以活动场所为主阵地,着力挖掘、培育民间文化,组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以中村乡下村为例,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好后,该村党支部组建了3支农村文艺队、1支广场舞蹈队,有舞蹈教师2人,创作人才2人,音乐人才6人;农村文艺创作、花灯歌舞表演、广场舞健身等活动形成了常态,花灯歌舞《红心向党》、廉政花灯小戏《试村长》等一批文艺作品深受群众喜爱,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文化娱乐的阵地功能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村民活动场所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村级活动阵地的规范化是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体现。所以,一平浪镇致力通过规范化建设,将村级活动阵地打造为党员教育中心、干部培训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一平浪镇党委书记马文顺说。目前,一平浪镇已建成活动场所56个,覆盖39个党支部124个村民小组,实现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老年活动室、红白理事会等多功能合一的活动场所24个,覆盖54个村民小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