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楚雄州成立60周年禄丰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8/4/11

60年来,禄丰县广袤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深深镌刻着奋斗与变迁的痕迹,见证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发展历程、繁荣历程,勤劳勇敢的龙乡儿女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谱写出一首首振奋人心的奋斗之歌、团结之歌、发展之歌。

60年来,禄丰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560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11.9倍,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56倍,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75.9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796倍,地方公共财政一般收入增长了473倍,地方公共财政一般支出增长了1757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97.4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13.5倍,县域经济实现了飞跃性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禄丰县相继被国家列为全国商品粮、商品猪生产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连续三届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省级文明县城;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省级园林县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立医院改革“DRGs”支付方式、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农文网培学校均创造出“禄丰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县域经济突飞猛进

走进年产10GW单晶硅片项目车间,工人们穿梭在切片设备中,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薄如发丝的单晶硅切片密密麻麻地出现在流水线上。该项目于2017年4月6日正式开工,历时280天建成竣工投产,创造了“禄丰速度”和“禄丰模式”,项目竣工投产后,预计2018年上半年产能达到6GW,到年底产能达到9GW,全年预计可实现产值40亿元以上。而在禄丰,这样的“禄丰速度”数不甚数:仅2016年,禄丰县集中开工项目三批达62个、总投资240.9亿元;引进州外到位资金133.19亿元、增长29.1%。目前,禄丰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33户,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9户,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增长12.5%、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4.6%。

作为产粮大县,源自盐、煤开采,走过百余年工业历程的禄丰,禄丰剪刀、禄丰醋、禄丰缸套是禄丰工业的“老三样”。 近年来,禄丰县委、县政府把“工业强县”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战略,以工业转型升级为前凑,开启了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禄丰县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农业、工业、旅游文化发展蹄疾步稳。工业经济突飞猛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禄丰工业园区形成“一园六片区”的发展格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是禄丰目前的真实写照;特色农业龙头起舞。云岭牛、黑山羊、撒坝猪等特色优势品种牵引力逐渐凸显,特色蔬菜、经济林果、绿化苗木、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齐头并进,侏罗纪小镇、恐龙谷二期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禄丰县着力打造中国禄丰恐龙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发展全域旅游的格局加快构建。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在土官镇寨脚村委会玉碗水村的活动广场上,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正在为桃花节彩排舞蹈。春风吹过柳树,苗族体育竞技舞台、楼台亭阁、民族壁画的美丽倩影在广场旁的湖水中荡起层层涟漪......

幸福宜居、怡然自得、令人向往,这就是如今禄丰县城乡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龙乡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禄丰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强基础、增后劲这条主线,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和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批市政道路建成投入使用,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农村路网进一步完善,165个村(居)委会全部通硬化路;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农村通信网络覆盖率不断提高,一批农田水利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不断加强,县城旧城棚户区改造一期规划建设、二期1680户居民征迁工作加快推进,农村4类重点对象1500户C、D级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基本建成。县城“7个3”市政工作扎实开展,星宿大街东段、金水路排洪大沟等7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金山南路南延线D段、环城东路、侏罗纪大街北延线、东西南3条河道改造等10个项目稳步推进,东、西河两岸34万平方米的景观绿化带、占地200亩的龙湖开工建设,十里樱花、十里河湖、十里竹廊市政景观带建设加快推进,城郊结合部环境大为改观。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37.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8.5%;县城建成区面积9.22平方公里,绿地率达27.6%,城乡面貌大幅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现在的健康扶贫政策真是太好了,让我们贫困户看病没有后顾之忧!”日前,禄丰县土官镇寨脚村的73岁老人叶建林因肺炎住进了镇卫生院。经过8天的住院治疗,老人病愈出院。出院结算时,被告知住院费1300元,经减免优惠后仅需自付126元,这让老人倍感意外。

60年来,禄丰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普遍惠及于民,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达243所,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适龄儿童入学巩固率分别达99.8%和99.9%,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全民受教育程度普通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立医院改革“DRGs”支付方式、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农文网培学校均创造出“禄丰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在国务院《关于对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中,禄丰县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县”受到表扬激励,是云南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文体设施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精准脱贫硕果累累

金山镇小街村委会坚持因地制宜,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路出发,瞄准种、养殖业,以蔬菜、核桃、生猪、蛋鸡养殖等一批产业发展项目为抓手,增强造血功能,形成“家家都参与、户户得丰收”的格局。目前,小街村委会蔬菜年产值已达450万元。小街村委会人均纯收入由去年的6000多元增长到今年的8600多元。

近年来,禄丰县扎实开展了“百企帮百村”、“千名干部大走访”、“万条措施促增收”等主题活动,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措施同向发力,形成了大扶贫格局;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标准和年度脱贫目标,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动态管理、劳动力转移培训、小额信贷等重点工作,共整合投入资金10.98亿元,实施整乡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620个,有效改善了392个自然村4.9万余人的生活生产条件;坚决全面彻底抓好整改,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39户1767人;完成农村“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1553户;345名贫困家庭子女享受“雨露计划·扶贫助学工程”;推广“基层党组织+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扩大订单养殖、订单种植规模,贫困户户均5000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实现全覆盖,对12个贫困行政村分别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0万元以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举办产业扶贫专场招商会,现场签定食用菌种植、特色农产品加工等招商项目投资协议6 个,投资总额3.6亿元;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27人,实现就业1971人;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9263万元,实施12个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整村推进、207个自然村整村推进、11个产业扶贫、1个直过民族和2个革命老区项目建设,切实做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发展一个村,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整体推进。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38名机关、站所优秀党员干部到农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为农村发展输入了骨干力量,注入了强劲动力。新开工的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千名党员干部深入施工一线帮扶、配合项目建设。放眼禄丰大地,处处党旗高高飘扬,涌动勃勃生机……

60年来,禄丰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力打好“基层党建”攻坚战。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落实“三级书记”抓党建双向述评制度。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取得实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县党委实施办法,持续开展“六个严禁”“为官不为”等专项整治,作风建设持续加强。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作用充分发挥,“四风”问题得到有效整治,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同时,以党建引领聚合力。禄丰县配齐配强全县11个建档立卡贫困行政村党总(支)部班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从州县乡三级115家单位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200名(含工作总队长、副总队长),组建贫困村工作队21支,全覆盖选优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38人,在“一亮四带”中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308名、脱贫先锋典型122名。共建有村民小组活动场所230个,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党支部+‘红色股份’+专业合作社”“互联网+”致富等发展模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村民致富。2017年,全县130个电商点实现经济效益510.81万元。

回首看,禄丰画卷风光无限,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抬眼望,站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新的起点上,43万禄丰儿女,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围绕 “一极两强三基础四基地五产业”发展思路,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努力把禄丰建设成为“世界恐龙乡、中国新钛谷、云南石化城、滇中冶金园、绿色和谐县”。

(朱 江 倪金国 胡晓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