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求真务实助力彝州跨越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6/1/21

“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导向,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中,“四不”问题言简意赅,全面总结我州发展中的短板与差距。不回避问题,把问题和盘托出,体现了州人民政府求真务实和勇于担当的执政理念。

直面问题不避短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楚雄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

——区域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国家和省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推动下,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依托比较优势、你追我赶、竞相超越的竞争发展新态势。楚雄州与周边昆明、玉溪、大理、四川攀枝花、凉山等区域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的质量和潜力,都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在发展区位方面具有潜在优势,但由于交通、水利、城镇、园区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周边生产要素的吸附能力明显弱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区域,在区域发展竞争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由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链条短、产业层次低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刚刚起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面临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的双重艰巨任务。

——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同先发区域相比,楚雄州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更重,转变政府职能与目标预期差距较大,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充分。尤其在投融资、产业园区建管、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还很突出,导致有效要素供给趋紧,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

——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全州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双柏、南华、姚安、大姚、永仁、武定6县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牟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10县市中除禄丰县和元谋县外,其余8县市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片区,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的贫困标准,全州目前还有25.8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任务繁重而艰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差距较大。

面对多重发展压力,不找准差距迎头赶上,如期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将只是空谈。

开门纳谏谋共识

剖析发展现状,要找到与实现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发展速度,唯有按照“木桶定律”,补齐短板,方能实现满桶盛水。

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州人民政府几度开门纳谏。从各县市到州级各部门,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州级离退休老干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代表、无党派人士,通过多个层面、不同角度的反复征询意见,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斌带领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虚心听取意见,不仅从中获得了针对发展的建议,更宝贵的是从中肯的发言中找到了牵制发展脚步的枷锁:

我州当前的发展状况和发展速度,与贯彻落实陈豪省长在我州调研时对全州发展提出的“楚雄要主动融入滇中、带动滇西,努力把楚雄打造成为支撑滇中城市经济圈跨越发展的西部增长极”这一要求,以及实现州委提出的“十三五”各项发展目标之间存在落差。

在此过程中,州人民政府班子展示了直面问题、不畏露短的胸襟,在如实梳理整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充分吸纳到《政府工作报告》中。

找准弊病除顽症

“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综合实力弱,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供给侧结构不合理,消费需求乏力,部分企业效益下滑,经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加快发展的任务艰巨”;

“基础设施与跨越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破解瓶颈制约刻不容缓”;

“城镇化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城乡统筹发展难度较大”;

“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制约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安保维稳压力大,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少数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五条问题,条条切中实际和要害;五条问题,涵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多个层面,既提到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基础设施滞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硬伤”,也有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等“软肋”。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敢谈、恳谈问题,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认可。在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认为“不掩饰、不回避”,直接提出这些问题,使大家更能切实地研究思考如何应对与解决这些问题。

紧盯短板挖潜力

问题就是导向,差距就是潜力,短板就是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在正视问题的同时也传达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和决心:“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不断化解困难和矛盾,努力改进政府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

在今年政府工作的要求中,五个问题的解决途径都一一得到明确和回应:

针对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提出,加强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深挖内需潜力,提高投资有效性;

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着力打好“五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脱贫三大攻坚战,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实施惠民工程,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政府行政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提出,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统筹推进政府各项工作。

五个问题、多项措施,通过对问题的把脉,逐一开出了良方,无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回顾我州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每一次取得重要成绩和关键进步,无不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突围、对病症的不断诊治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不断得到实质性改善。

2016年乃至整个“十三五”时期,我们既面临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挑战中蕴含着机遇,只要我们锁定目标、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从而使彝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和飞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