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奋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农业之乡。
该县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加大中低产田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力争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7万亩。大力实施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等科技增粮项目。抓紧完成在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开工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继续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逐步实现农村电网、水网、路网、信息网全覆盖。积极推广适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姚安县立足资源和基础优势,打响姚安“生态农业牌”“绿色食品牌”,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统筹”为途径,实施产业强县行动。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粮食安全。着力实施科技兴烟综合举措,提升现代烟草农业效益。做大蚕桑产业,加大中低产桑园改造力度,引导种植、养殖能手规模兴桑养蚕,加大茧丝绸制品开发和附属品深加工研发力度,做活蚕桑产业链环。更加坚决有力地发展蔬菜产业,加快设施农业、精品出口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步伐,充分利用“绿色生态”这张名片,打响姚安蔬菜品牌。加大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积极发展核桃、中草药材、花卉、园艺等特色产业,实现赏花品果、旅游观光的多重效益。持续兴旺畜牧,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畜牧生产和加工基地,加大养殖专业户扶持力度,着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步伐,发挥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优势,着力培育带动力强、影响面广的特色产业体系,形成一批种养加配套、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群。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行动,建设一批特色突出、精深加工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产业龙头企业聚集的绿色食品制造基地。实施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抓住光禄古镇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的难得机遇,全力以赴、千方百计推进光禄古镇旅游开发建设,使光禄古镇成为我县经济增长、游客向往的一张亮丽名片。同时,开发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小镇、特色名村、旅游农业园、精品民宿、金牌农家乐。
抓住州委州政府打造姚安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的契机,以中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为带动,建成一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种养基地。以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现代科技物流园项目为带动,建设现代农产品冷链仓储交易物流体系,建设改造一批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县域交易市场和乡村新型商业中心,2020年实现乡村农贸市场或新型商业中心覆盖全部乡镇。推进县级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建设,快递物流网络覆盖70%乡村。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2019年覆盖全部贫困乡镇、贫困村,构建县乡村三级农产品流通体系,搭建基于互联网和农产品流通加工的创业就业新平台。支持各类企业经营网点向农村延伸,培育农村电商、物流、金融、科技等新型市场主体。实施乡村流通设施建设改造、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流通主体培育工程,搭建三产融合发展平台。
该县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支持和鼓励县内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国家农产品质量认证。到2020年,新增“三品一标”国家农产品质量认证20个以上,达50个,力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年均分别增长10%、15%。加大绿色食品品牌宣传推广力度,认真组织好各类农产品展会,大力宣传姚安农业名片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扩大姚安绿色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强化绿色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实行依法严管、全程监管,持续开展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综合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切实守护好姚安农业绿色生态的金字招牌。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加大农业“小巨人”培育力度,集中扶持一批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带动能力强、年销售收入1亿元的龙头企业。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走现代农业发展路子,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多元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收。深化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建立资产收益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