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系列报道之九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5/12/30

行走在千里彝山的乡村田野间,无论是低热河谷的绿汁江两岸葱茏碧绿的葡萄架下,还是永定河畔黄灿灿的椪柑园里,抑或是蜻蛉河边正在采收莲藕的荷塘旁,所到之处,一幅幅丰收在望的真实图景在你眼前展现……果农喜悦的笑脸,庄园业主坚定发展的气魄,让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休闲观光农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拓展空间。

农旅喜结姻缘 同唱田园曲

隆冬时节,满地凝霜。身处年平均气温达22摄氏度的绿汁江低热河谷,让你暂时忘了已是数九寒冬。双柏县大麦地镇普龙村葡萄种植基地里,温暖的阳光下,一枝枝葡萄嫩枝在避雨棚下摇晃着昂头生长,一串串碧绿可人的葡萄果实在暖风吹拂下“奋力膨果”。

一顶防晒帽把自己遮盖得严严实实,起身抬头,正在葡萄园里疏果的姜玲大姐停下手中的活计,乐呵呵地和记者交谈了起来。“现在是反季,老家大理宾川那边这段时间玉米也不能采收,就来这里给葡萄施肥、疏果、除草,老板管吃住,每天70元。”

站在地埂上,陪同记者的大麦地镇党委宣传委员段红明插话说:“这就是以普龙村委会为中心的葡萄示范区,目前已引进葡萄种植企业14家,种植葡萄11070亩,挂果7000多亩。通过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使土地流转到了公司的农民变成了工人,农民每年可直接获取纯收入3164万元。”

说起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大麦地镇党委副书记施雄飞信心满满:“我们将重点打造‘十里葡萄沟、河谷彝家寨’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实现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每年国庆、元旦期间,镇里都组织集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江边秋韵·普龙之约’自驾游露营活动,活动包括自驾游露营体验、自助烧烤、万亩葡萄园区观光、游泳比赛等项目,游客在悠悠绿汁江边,在万亩葡萄园的簇拥中,尽享独特的暖冬之旅。”

休闲旅游融合 上演协奏曲

走进姚安县光禄镇蓝莓种植基地,一垄垄排列整齐的蓝莓树苗旺盛生长,农民们弯腰低头在垄间清除杂草。

随着光禄古镇的深度开发,快速发展的休闲旅游农业,让农民流转土地后在家门就吃上了观光农业饭。蹲在地垄上,光禄镇小邑村委会小邑村四组村民姜现芳说:“我家租了土地1.5亩,签订了13年的合同。这里挨家近,收工了还能回家做活计。我每个月有20多天都在蓝莓园里打工,每天50元。”

已过了盛果期,回想起采摘蓝莓时的情景,姚安蓝丰蓝莓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董黎波仍激动不已:“游客最多的时候,一天进园采摘蓝莓的就有300多人。每到周末,来自攀枝花、大理、昆明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姚安县百果园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财务总监陈建指着对面山包说:“你看,我们把松树都留下来了,只砍掉了桉树,将来要在松树林间建盖树屋,在两座山顶之间架设起吊桥,在山谷里种植薰衣草、食用玫瑰,宾馆酒店、餐馆正在装修。搞休闲旅游农业嘛,就是要让游客有看的、吃的、玩的,这样就和光禄古镇的旅游开发连接成了一片,真正把百果园打造成旅游休闲观光之地。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让四川成都、攀枝花路过的游客至少在这里住一夜。”

走在干净整洁的光禄古镇村间道路上,一排排具有民族民居特色的乡村别墅格外醒目,由政府统一规划、农户自建的光禄朝阳美丽乡村面向荷塘,背靠青山,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光禄镇党委副书记刘学琼不无自豪地介绍说:“建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由村民自主管理,村民自觉参与绿化,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菜。这里的每座村庄、每片田野、每个莲池都是景区,游客每走一步都能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做强精特产业 齐奏交响曲

走进永仁县供销社水果种苗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的椪柑园,满眼都是黄灿灿的椪柑、柑橘,整个果园洋溢着丰收的气息。经过长期发展,一个集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模式正在莲池乡土地上生根发芽。

聊起生态观光旅游农业,莲池乡乡长罗雪芹娓娓道来:“我们的目标就是常年花香、月月水果。精特产业才更适合做旅游,下步要把采摘园、垂钓园、荷花园、水乐园与美食园集合起来,形成一个环形产业园区,真正实现三产融合、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农业只有提升到旅游业、休闲农业的高度,效益才会得到提升。我们就是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生态的农产品留住游客。”

采访手记:放眼千里彝山河谷山野、田园热坝,观光休闲旅游农业“接二连三”的好戏正在此起彼伏地一幕幕上演。州委、州政府立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可持续这个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根本,大手笔谋划布局,高端定位寻求突破。

农业与休闲旅游“联姻”,延长了传统农业价值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各地在加速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农业中,务必找准捏实各自农业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优势、市场需求和旅游资源状况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力避品牌定位趋同化,闯出差异化发展之路,打造各具特色的观光休闲旅游农业。

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做的是,理性确定选择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在项目资金投向上倾斜,在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上下够本钱,在优质服务上下足苦功夫,真正厚实彝州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让更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休闲观光农业园区里停下匆匆的脚步,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