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稳中有进 稳中向好
2017年,县委、县政府负重加压,经济“换挡”不“失速”,逐渐由“跟跑方阵”迈入“领跑方阵”。社会“转型”不“失衡”,从教育、医疗等全民聚焦的民生问题率先突破,促成了华中师大与牟定一中合作办学,义教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医共体”建设走在了全州前列。成功创建了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省级生态文明县通过验收,即将在全州率先接受脱贫摘帽“国考”,全县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滇中福地”建设又完成了“关键一跃”。
回望过去,成绩是奋斗出来的。
去年,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累计整合投入扶贫资金16.2亿元,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安全饮水、产业发展。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37个,实现县、乡、村专业合作组织全覆盖。贫困人口转移就业4291人。实施3039户农村C、D级危房改造。健全各学段贫困家庭子女财政救助体系,构建贫困人口“五重医疗保障”机制。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0%全覆盖。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73%。
去年,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2.4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0.9万吨。引导流转土地经营权3万亩,新增农业龙头企业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培植种养殖大户200户,辐射带动种植特色蔬菜和特色林果16.6万亩。畜牧业总产值达7.3亿元。深入实施“五大攻坚工程”,引企入园3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亿元,牟定腐乳产量达5500吨,第三产业增加值19.1亿元。
去年,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昆楚大扩容、楚姚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牟元高速公路启动规划设计,水桥至左家公路开工建设,高平、马厂等行政村通畅工程建成通车。小土锅箐小(一)型水库、27个行政村“五小”水利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龙川河二期河道治理、高泉闸小(一)型水库等项目加快推进,滇中引水凤屯隧洞试验性工程、38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全面完工。化佛山庆丰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4个PPP项目启动实施。
去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修改完善县城总体规划,编制茅州古城概念性规划和城市排水防洪、地下综合管廊等4个专项规划。左脚舞山城环线建设加速推进,县城地下综合管廊一期开工建设。县城南干道、北干道和元双路县城过境段景观节点提升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累计签约1960户。城镇化率达43.5%。县城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4%,绿地率达35%。省级生态文明县通过考核验收。
去年,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全面建立,“双随机一公开”“多证合一”、新版电子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登记全面实施,村(社区)购买服务事项整合管理试点持续推进,清理“减证便民”事项94项。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实现“一窗通办”,被国家税务总局命名为首批“全国百佳国税地税合作县级示范区”。引进州外到位资金70.8亿元,到位外资300万美元,实现外资引进“零突破”。
去年,民生福祉全面改善。县财政81%的支出用于民生,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日益增强。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县医院与州医院、县中医院与州中医院建成医联体,方便了群众就医。发放“贷免扶补”创业贷款5573万元,带动就业1625人。
抓好10个着力: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今年初召开的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实现目标,全县上下紧盯目标任务,务实重行、真抓实干。
着力在打好全面脱贫攻坚战上取得新突破。把区域发展与精准脱贫紧密结合起来,聚焦贫困程度深、通达条件差的贫困地区,以减贫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方法为引领,积极争取脱贫攻坚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全面补齐区域性整体贫困短板,提高精准扶贫质量,巩固精准脱贫成效。
着力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政策更加精准有效,打造涵盖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流通向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服务领域拓展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融合延伸。
着力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巩固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成果,持续开展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重点行业“三废”治理。
着力在扩大投资夯实基础上取得新突破。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导向,抓实“构二破三”“调二提三”,以“十百千”“四个一百”重点项目为抓手,深入实施抓项目增投资专项行动,着力打好“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
着力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取得新突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稳粮、兴果、强畜、促特、融合”的基本思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着力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五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以上。提升项目向园区聚集发展水平,新增市场主体1500户以上,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3%以上。完善农村商贸流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商贸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力争新增限额以上企业9户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着力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全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一期、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大左脚舞山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茅州古城特色小镇、彝和园三期、湖畔家园项目建设。提速化佛山、白马山、庆丰湖旅游开发。
着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动态调整权责清单,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巩固扩大“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成果,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商事服务、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8%以上。促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深化合作办学。推进州县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实验小学建设、茅阳中学改扩建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确保家庭医生签约率达60%以上。
着力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上取得新突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持续推进“平安牟定”建设,织密织严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坚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严格落实信访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20个省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实施1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建设项目,持续提升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水平。
坚持五个必须:决战脱贫 决胜小康
从现在起到2020年,如期实现决战脱贫、决胜小康双重目标,加油干是“捷径”。
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谋全局。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准确把握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愿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以服务和融入国家及省州发展战略促跨越。把工作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定位和要求上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和省州发展战略。持续提升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积极参与面向南亚东南亚经济辐射中心建设,推动牟定从交通节点向经济节点、区位中心向商贸物流中心转变,打造成为连接滇西攀西的重要枢纽。
必须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支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推动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支撑。围绕“两型三化”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集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打造形成特色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引导企业、产业向重点地区、园区集聚,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必须以改革开放创新增动力。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突破束缚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重点,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六轮驱动”,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必须以践行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惠民生。持之以恒纠“四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办人民满意教育。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健全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织密民生保障网,建立可持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