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工业园区作为云南省重点建设的30个工业园区之一,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和建设,目前已形成“一园六片区”规划格局,到2016年底,共有80户企业入驻园区,其中规上企业达35户,年完成生产总值达173.2亿元、同比增长32.6%,园区发展成效显著,人才聚集效应不断显现。特别是以金属钛材、钢结构加工为主导的土官片区,初步形成了园区集聚产业、产业引育人才、人才助推园区发展的良好人才工作局面。
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创优园区人才环境
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先后向园区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0万元,扶持创业8户。投资96.8万元新建 “土官创业服务中心”,创设园区人才服务窗口,为园区人才招聘及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提供免费优质服务。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惠企扶持政策,发放援企稳岗补贴5454万元,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投入“助保贷”风险基金500万元,“惠企贷”引导资金900万元,有效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将符合条件的园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纳入县级拔尖人才培养管理,建立县级领导直接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制度,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在园区规划建设阿车铺新农村综合体137.7亩,建设单体建筑250户,镇企共建廉(公)租房1152套,为园区人才引进提供必须生活保障,园区创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依托园区骨干企业,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积极支持园区骨干企业与省内外高端人才合作,推进各种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先后建立了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傅恒志院士工作站”“张玉勤专家科研工作站”,云南昆钢钢结构有限公司“马克俭院士工作站”,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钛产业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积极争取省州项目资金支持,依托云南昆钢钢结构有限公司建立“禄丰县力信钢结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云岭技能大师工作室”,逐步构建起“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工作格局,园区企业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完善土官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软硬件建设,在园区内实行“无障碍、无门槛、无差异”的创业支持,积极探索“企业培训、政府补助、订单培养”的社会化、精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为企业培养输送技能人才的同时,加快本地技能人才培养,助推优势产业发展。
抓实技能人才储备,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针对园区产业发展技术“工匠”匮乏的实际,采取“校企合作输送一批”“搭建平台招录一批”的办法,开展精准化就业服务,共为企业招录、输送熟练技术工人1100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的问题。依托“云岭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禄丰县力信钢结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高质量培训平台,通过征求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组织举办技能培训班16期2000余人,发放培训补助资金140余万元,实现了企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以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2016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300多期23700余人,实施技能扶贫培训16期1500余人,开办各类创业培训13期700余人,为园区企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储备支持。
发挥人才聚集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大力培养储备人才的同时,通过不断整合创业资源,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就业创业格局,土官新材料集群示范园区、乡村旅游生态区、城乡一体化试验示范区三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园区共招引入驻企业28户,北京宏达钛科贸有限公司钛合金自由锻造、沈阳吉大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钛合金管等项目有力推进,钛产业及钛材精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昆钢钢结构、明宇钢构、嘉绩钢构等同类企业集聚土官,园区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显现。园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投资1200多万元的乌龙潭乡村旅游区建设接近尾声,目前已培育乡村农家乐和特色种养殖业100余户,带动就业2000余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初具规模。2017年,园区相继实施重点扶持钢结构、新材料、乡村旅游及其附属项目30个,将园区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有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