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元谋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7/11/27

元谋县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钉钉子”精神、“工匠”精神,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奋力实现三季度“功九成”,凝心聚力冲刺四季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按照“一极两中心三基地”发展定位,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州发展战略,集中精力强产业,千方百计抓招商,全面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增,1至9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4.5亿元,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03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93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54亿元,增长11.9%。

着力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积极调结构、转方式,着力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加快县域工业、文化旅游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培植壮大支柱产业;强化基础设施、重点产业“两大支撑”,突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大重点”,培强壮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绿色能源、商贸物流、养生养老、新兴服务“四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补短板惠民生、“互联网+”、创新驱动等“十大”专项行动,以“五网”建设为重点,合力攻坚补短板;全力破解项目建设融资、土地、要素保障等难题,实现项目建设有机制、有抓手、有落实,今年,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集中开工项目79个。1至9月,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3亿元,增长29.7%;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5.6亿元,增长35.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3亿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3亿元。 (贾冬冬)

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劲头,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输血”式脱贫与“造血”式脱贫并举,聚焦目标、精准发力,按照“六个精准”“十六个到村到户”“五个一批”的要求,严格落实帮扶责任,因乡因族制宜,因村因户施策,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培强产业。

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把好精准第一关。按照“坚持标准、实事求是、组内最穷、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两不愁、三保障”识别认定标准,通过新一轮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确定识别不精准退出(剔除)316户1131人,正常退出215户869人,新识别纳入建档立卡1042户3236人;挪穷窝、换穷业,易地扶贫搬迁和水电移民搬迁工作全力推进。元谋县易地扶贫搬迁甘塘安置点综合开发项目总规划占地约7500亩,搬迁农户约1000户4000人,涉及姜驿乡和江边乡的7个村委会、23个村民小组,投资约7.15亿元。截至目前,6个民房安置点(组团)场平已完成5个,农用地整治已完成1500亩,安置点场平已初步验收,统筹姜驿乡和江边乡共同完成了A、B、C、E、F组团的宅基地分配工作。目前,已分配宅基地649宗,正在实施勘测定界、临时用水、临时用电、进村道路测量设计等工程,共计完成投资1.7亿元;行业扶贫出实招。住建、国土、环保、供电、水利、交通、经信、扶贫等部门共同发力,在提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建设上投入资金12834.08万元,农业、林业、文体广电旅游局等行业扶贫部门完成产业发展脱贫投资共8920万元,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贾冬冬)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牢固树立“兴产业、促跨越”的思想,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推进县域工业突破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

按照扩大规模、提质增效、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的总体思路,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努力延伸产业链,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发展大棚等设施农业,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不断创新销售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去冬今春菜季,全县外销蔬菜48.6万吨,农民卖菜总收入15.2亿元;全县经济林果总面积达9万亩,总产量达14万吨,总产值突破8亿元;1至9月,电子商务平台累计实现销售额6772万元。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发挥小雷宰工业园区聚集效应,全力推进工业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园区项目招商,切实提升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结合县情,大力实施农光互补项目,以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及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重点,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创新能力的绿色能源龙头企业。积极打造全域旅游新模式,大力发展集科考、观光、休闲、体验、养生养老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新业态,努力把元谋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养生养老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古人类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2亿元,元谋大酒店、锦江凤凰大酒店两个准星级酒店相继开业,接待能力全面提升。1至9月,共接待中外游客481.6万人次,增长29.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5亿元,增长27%。 (仲显丹)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城市发展后劲增强。

构建科学的城镇化体系,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覆盖县域全境的“多规合一”规划的纲要已通过省、州审查,正在编制规划成果;开展乡镇集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启动新华、物茂等乡镇集镇新一轮规划修编,完成了元马镇红坡等5个危房改造省级示范村寨规划、老城乡小龙潭村等6个易地扶贫搬迁新村规划。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县城首个生态园林休闲景观项目滨江休闲绿色长廊和首个城市水体公园——凤凰湖公园建成投入使用,新增绿化面积20.4万平方米,新增广场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1.59亿元的凤凰大道和总投资1.38亿元的滨江大道已全部完工并通车,新增市政道路17条10.04公里。全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着力推进城镇“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农村“七改三清”,深入推进城乡违法违规建筑治理行动,完成2017年违法违规建筑查处任务总量22.9万平方米的90.3%,坚决遏制城乡违法建设蔓延势头;继续实施绿色屏障建设工程东面山造林,完成定植5000亩,全县累计完成绿地面积298.72公顷;抓集镇供水项目和公厕建设,10个乡镇自来水厂项目已建设6座,总投资1589万元,新建集镇和行政村公厕89座。 (普丽芳)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优化招商环境,完善招商措施,突出精准招商、产业招商,紧盯大企业、大集团,着力招大引强,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启动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试点工作,成立县行政审批局,由“多个部门多颗印章管审批”进入到“一个部门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新时代。成功引进云投、建投、能投、文投、山东菏泽交运集团、三峡集团、深圳万汇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建设与合作。1至9月,全县引进州外到位资金80.5亿元,增长40.3%;引进省外到位资金70.7亿元,增长50.7%;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60.34亿元,增长35.7%。

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先后到北京、上海、浙江等地进行上门招商,与北京自然乐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千景树种植园有限公司、慧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项目洽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2个。创新招商方式,实行以商招商、上门招商、节会招商、会展招商、网络招商等精准招商方式,积极探索PPP、资产证券化、股权融资等投融资模式,定向开展小分队招商、产业招商、专业招商,精心组织好小型招商推介会,加强与商会、政府驻外机构、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招商项目“对接率”和“成功率”,确保全年引进州外到位资金86亿元以上。强化招商服务,想方设法为外来投资企业协调解决建设和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各类项目有序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着力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贺冬丽)

发展环境和谐稳定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畅通信访渠道,落实“七五”普法责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全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重点项目推动到哪里、重大矛盾就化解到哪里、法治宣传就全方位实施到哪里。

拍摄制作《热坝说法》系列专题片,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法制意识,集中化解一批历史矛盾积案,集中解决一批长期群访、缠访、闹访、信访难题,集中严厉打击阻挠项目、破坏发展的违法犯罪行为,全县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环境。实施“天眼工程”,在原有100个摄像头的基础上,投资3428万元,在县城区、10个乡镇的主要街道、路口、人员密集场所、案件多发地段等区域新建600套前端摄像机高清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一系列智能化应用功能;组建一支100人组成的“飞马突击队”,大力推进综治维稳各项基础性建设;摧毁一个“菜霸”恶势力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2.35万起,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等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1至9月,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165件,成功调解3158件,调解成功率达99.8%;上半年,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综合满意率达93.84%,法治元谋、平安元谋建设成效明显,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杞若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